第98章 虔誠(第2/3頁)

這十八座城池徹底打通了蒼月東面的所有交通樞紐,讓曲江變成了內河,蒼月東部腹地擴大,民風本就相近,地域也不再割裂,故而水路貿易興盛,經貿繁榮,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魚米之鄉,繁華之地。這也奠定了往後蒼月國中興盛復蘇的基礎。

在歷經了十余年動亂過後的蒼月,其實已隱隱凸顯比早前更富庶和強大的底蘊。

而那個時候的長風和南順,已近依附於蒼月。

這些都是十余年後的事情,在一切未發生之前皆有變數。

譬如,這一世,原本該在八年後才登基的南順朝帝,在一年前便登基了,也一改南順早前偏安一隅的作風。

南順北部六城是否還會落於長風手中,都未必能有一說。

重生之後,周遭之事悉數都在改變,與他早前記憶中的已然不同,諸國之間的關系因為蒼月和南順國中局勢截然不同的變化,變得比早前更錯綜復雜得多。

重活一世,他也未必不會出錯。

若是全然按照上一世記憶去做,許是會捉襟見肘……

思緒間,見譚悅換了衣裳出了禪房。

阮奕收起思緒,迎上。

……

阮奕前幾日才同趙錦諾一道,將容光寺中所有佛像都拜了一遍。

當下,見到禪悅拜佛,才知曉空凈大師口中的南順禮佛之風盛行,國中善男信女多虔誠是何意。

譚悅拜佛都行大禮,每一拜都非點到為止,眸間寫滿虔誠之意。又因得譚悅贈了容光寺千手觀音佛像圖的緣故,譚悅拜佛時,都是容光寺的方丈親自陪在左右,亦在大殿替他撞鐘。

這樣的禮遇並非權貴可得,是因為那幅千手觀音圖實在造福信徒。

佛門清凈之地,阮奕看著人譚悅虔誠拜佛的模樣,仿佛覺得譚悅也似是沒有早前那般刺兒頭……

不僅如此,他同阿玉很像,每一處佛像跟前都會瞻仰很久,又會比阿玉瞻仰得更細致些,換了旁人許是不會有如此耐性。

也正因為這等耐性,一直到了黃昏前後,譚悅拜過的佛像還不足寺中的三分之一。

阮奕算是知曉為何譚悅要在容光寺中呆上三四日了,因為按照譚悅的這等拜法,一兩日根本拜不完。

稍後,在齋堂用了素齋,凈了手。

譚悅讓人將那幅千手觀音圖取來。

也不知可是因為同譚悅去了趟司寶樓,見過公子若的《冬晨圖》在文人雅士圈內的風靡程度,亦或是知曉了他的阿玉就是公子若,他早前不怎麽感興趣的書畫,眼下似是總覺不自覺的好奇幾分,想湊上前去看,想日後說與她聽,想見她眸間驚喜,亦想與她有更多的共同話題。

大殿內,譚悅將千手觀音圖雙手贈與容光寺方丈。

方丈在大殿展開的時候,阮奕也忍不住上前端詳。

方丈只看一眼,便忍住不嘆道,“阿彌陀佛,感謝侯爺贈與,這幅千手觀音圖實在難得,亦畫出貧僧心中向往浮屠之處。”

阮奕也見佛像圖中的千手觀音,不僅慈眉善目,栩栩如生,他在凝視佛像時,目光很容易就被吸引了去,似是心中虔誠,耳邊仿佛就有梵音瀠繞。

難怪,都說子凡的佛像圖,下筆有梵音。

是真有梵音繞耳。

一眾僧人都在方丈身後齊聲道,“阿彌陀佛。”

阮奕轉眸看了看譚悅。

似是入夜,山中氣溫驟降,譚悅握拳輕咳幾聲。

……

稍晚,各自回了禪房中休息。

小沙尼端了綠茶來房中,阮奕道了聲謝。

山中並無旁的事情可花心思,不如好好靜心在房中看經文。

他看過經文最多的時候,還是上一世阿玉過世的時候。那時的他,整宿整宿合不了眼,睡不著,唯有抄佛經讓他安心。

那時的他,抄了整整月余佛經,才接受阿玉已經不在的現實。

他放下經書,目光透過窗戶望向遠處,似是新婚過後,頭一遭同她分開兩處,他似是就有些想她了……

不過才一日功夫。

他低眉笑笑。

******

外閣間內,趙錦諾忍不住接連兩聲噴嚏。

手中握著的畫筆也跟著抖了抖。

阮奕這幾日都不在府中,她想起阮奕早前說的想看她畫的畫,她今日從宴府回來,便讓阿燕將外閣間屏風後的桌案收拾了出來,又在案幾前鋪了層厚厚的毯子,專心致志跪在案幾前作畫。

每個人都有自己畫畫喜歡的姿勢,她喜歡跪在案幾前畫畫。

她的畫風細致,便畫得很慢。

聽她噴嚏,磚磚上前溫柔蹭了蹭她,趙錦諾笑了笑,伸手摸了摸磚磚的頭,同磚磚道,“像不像阮奕?”

磚磚伸了脖子瞅了瞅,似是對紙片人沒有太大興趣,一臉嚴肅得又趴了回去,重新靠在趙錦諾一側打著瞌睡。

趙錦諾畫畫的時候,它多在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