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於心然表面上恭順沉默著,心裏卻是揪緊了。禮部尚書也別怪她,要怪就怪他自己的妹妹王氏欺人太甚!恭老王爺提拔了王家的人登上禮部尚書之位,那就讓王家去還這個人情,竟然荒唐道要將她的四姐送給那個恭老王爺!

她交代四姐於柔然把會試考題偷偷泄漏出去,添油加醋說是新上任的禮部尚書泄的題,這麽大的事皇帝肯定會問責,弄不好還會下牢獄丟腦袋。

於家和王家是姻親,王家受損對於心然其實並無好處,只不過這次她想這麽做,無怨無悔,橫豎查不到她頭上。

“傳禮部尚書來禦書房。”皇帝冷聲命令後起身走了出去,連早膳都沒用。

這此會試定不再作數,那三百多篇文章也是於心然看著皇帝一篇一篇翻閱評級,眼下竹籃打水一場空,皇帝不可能不發怒,自己這次可是趁亂在太歲頭上動土。

華家的事正讓朝野內外震驚,會試泄題一事更讓人瞠目結舌,往年從未發生過這種事,簡直是對寒窗苦讀數年,一路從鄉試考上來的儒生最大的侮辱。

雖近秋末,日頭卻很好,於心然叫人將搖椅搬到園子內,擺上花茶糕點,坐在上頭輕輕搖晃著。皇後、淑妃、皇帝一個個都忙去吧,她獨自逍遙清閑就好。

過了晌午,前殿傳來消息,皇上因泄題一事震怒,當場就發落了禮部一幹人等,禮部尚書官降二品貶去外地,這輩子怕再回不了京,至於會試成績當然作廢,下個月重考。

“聽聞,皇上氣得將恭王爺叫到禦書房,狠狠斥責了一通。恭王爺嚇得不輕,後來出宮都是叫太監扶出去的。”小琴打聽到。

“嗯嗯,接著說。”於心然纖指捏著葡萄,一邊吃一邊聽得興起。他能不生氣嗎,三百多篇考生的文章啊,皇帝花了一個下午認真閱過的,還誇了王為意和徐雁秋二人。

想想皇帝現在盛怒的模樣,於心然忍不住又笑。

因著心情好,於心然去探了謝淑妃的“病”。淑妃比她心情更好。除掉了華長明這個人,那榮國公府再無出眾的後輩。謝清這此人外表看似清高與世無爭,實際卻是野心勃勃,她要的何止是給皇後這個下馬威,她要的是將來能徹底取而代之,最後連帶著謝家整個家族都跟著雞犬升天。

再回到自己芙蓉軒時,發現燈火通明,皇帝又來找她了,她又不能大聲告訴皇帝,他的寵妃謝清沒病她是裝的,趕緊去清漪殿吧!

真踏進寢宮之時,於心然又換上了一副諂媚的嘴臉,經過層層幔帳來到裏屋,映入眼簾的一幕叫她心虛得一顫。

皇帝著了一身龍袍,正坐在她床沿,手上握著的正是她這幾日在睡前偷偷翻閱的《周禮》!

“沒想到愛妃平日裏看著不像是恪守規矩之人,床邊竟然放著的是《周禮》。”皇帝幽幽地道了一聲。

於心然心裏七上八下的,千萬不能讓皇帝知道是她泄的題!

“臣、臣妾只是聽聞了會試考題,隨手拿了翻翻罷了。”要命,《周禮》才不是尋常會讀的書,皇帝心思縝密,定是猜到了。本來是能好好隔岸觀火的,沒想到這麽快就引火上身。

皇帝不置可否,放下她的書,兀自起身朝著浴房走去。

於心然想耽擱一會兒讓一喜去宮外給四姐報個信,叫她千萬掩蓋好一切,沒想到皇帝竟然站在浴房門口等著她。

果然君王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的,國舅被人在天牢裏暗殺這等大事,皇帝的臉色看不出絲毫波動。

因著心虛,於心然兢兢業業地伺候著皇帝沐浴,“方才我去探望淑妃姐姐,她說想皇上了。”

皇帝快去看看淑妃吧,只要他看上一眼就知道那女人好著呢,容光煥發的!那他就不會老來自己這兒了。

“不急,她這病怕是半個月都好不了。”皇帝閉著雙眸。

這倒是是真的,都說秀才遇到兵。謝清飽讀詩書、舉止得體,遇到皇後這個蠻不講理的世家小姐,在氣勢上確實敗下陣來。

“會試泄題一事貴妃聽聞了吧,禮部尚書是你舅舅?”皇帝十分突兀地問道。

她記掛在侯夫人名下,王家也算是她的外祖家,“是臣妾的舅舅。”

“那朕罰得輕些?留他在京如何?”皇帝靠在池壁上,擡起手臂悠閑地撐著頭。

“不必了!怎麽好讓皇上為難。”於心然心虛得連頭都不敢擡。

“貴妃懂事。”

漫不經心的語氣,皇帝一手撫上她浸濕的發,於心然頓時頭皮發麻要窒息了,在“皇帝不會發現了是她背後搞鬼”和“只憑一本《周禮》他也抓不到把柄。”兩個想法之間左右搖擺。

一晚上她都心不在焉地,過了子時也未睡,聽得身邊人呼吸平穩後於心然才敢起身,《周禮》好巧不巧被壓在了皇帝的枕頭之下。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她一定要將它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