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馬爾可夫鏈(第4/5頁)

林知夏以為,溫旗需要私人空間。

於是,她又等了他整整兩周。

他們合作的那篇論文,進度為零。

林知夏可以做獨立作者,但她不想刪掉溫旗的工作內容。

時間一天又一天地流逝,林知夏發給溫旗的消息,猶如石沉大海,再無回音。

她不再用電子通訊手段聯系他。

九月的某一天,溫旗打開辦公室的房門,前腳才剛踏進去,林知夏後腳就闖了進來。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溫旗的手中抓著一本《故事會》雜志——這是他特意從舊貨市場買來的休閑讀物。他把《故事會》藏到自己的背後,林知夏反手就把一沓論文扣在他的桌上。

“溫旗,”林知夏非常正式地稱呼他,“你不要像現在這樣。”

溫旗問:“什麽樣?”

林知夏開始誇獎他:“你非常聰明,記憶力好,理解力強,基本功超級紮實。”

溫旗坐到椅子上:“我準備……休假一個月。”

“你答應過我,”林知夏嘗試鼓勵他,“這篇量子遞歸模式的論文要趕在十月之前完成。還有,PTSIC量子編程語言的項目,你研究過量子程序語義模型,用到了量子馬爾可夫鏈。我的本科同學馮緣專攻馬爾可夫鏈,我和她商量過了,我們可以抽空討論一下希爾伯特空間的新圖論問題,假如我們成功了,這是多有意義的一件事!你振作一點,你的時間很寶貴。”

溫旗不太明白,為什麽林知夏永遠都是一副幹勁充足的樣子。

溫旗說:“我要……”

要幹什麽?

林知夏等了半天,溫旗沒有下文。

溫旗坐在一張可以旋轉的工學椅上。他腳尖抵住地板,面朝另一個方向。

林知夏跑到他的眼前,又問他:“你很不舒服嗎?我幫你聯系心理醫生,我們學校就有專業的心理醫生。”

溫旗如實說:“我看過醫生。”

“怎麽樣?”林知夏非常關心他。

溫旗說:“我得休息。”

林知夏坐到另一張長椅上。

她嘆了口氣,輕聲說:“我懂了,那你好好休息吧。你可以向導師請假,在家多待幾天,調整一下心態。”

林知夏對心理學的研究很少。她不可能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她由衷希望溫旗早日恢復正常——至於他們合作的那篇論文,溫旗讓林知夏把他的名字刪掉。他還說,往後他再做研究,只會做一名獨立作者。

這個狀況,讓林知夏始料未及。

*

在林知夏創建的“新系統小分隊”微信群裏,馮緣還在催促林知夏早點找到幫手,他們一起規劃希爾伯特空間的圖論問題。

馮緣是林知夏的本科室友。馮緣從小參加各類競賽,父親就是一所985重點大學的數學教授,她悟性極強又博覽群書,和林知夏很有共同語言。

馮緣原本以為,溫旗會欣然加入她們的研究行列,可惜林知夏為她帶來一個壞消息。

林知夏說,溫旗需要休息,她們必須換一個合作夥伴。

換誰呢?

馮緣找來了她的兩位博士同學。

而林知夏打開“谷歌學術”,輸入幾個關鍵詞組,一行一行地快速瀏覽相關論文的作者。很快,她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SergeiAlexandrov。

林知夏參加過2007年度的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

在這場比賽中,林知夏認識了俄羅斯天才少年Alexandrov。她記得,Alexandrov最擅長解決圖論問題,他年少時就出版了好幾本俄語版的圖論數學書。

林知夏好久沒關注過他。

她打開網頁,搜索他的履歷。

他的學術生涯一路順風順水。他在德國讀完了本科和博士,幾位導師都是業內的大牛,他本人也是引人注目的新興學者。博士畢業不久後,他回到了莫斯科國立大學任教。

林知夏經過一番斟酌,使用俄語給他發了一封郵件。

林知夏在信中寫道:“您好,尊敬的SergeiAlexandrov先生,在給您寫信之前,我猜想,或許您對我有些印象。我是2007年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的個人金牌獲得者,與您並列當年的第一名。目前我是一名博士二年級的學生,為了完善一個量子編程語言平台,我和朋友們正在鉆研基於馬爾可夫鏈的量子程序語義模型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希爾伯特空間新圖論。您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的四十五分鐘匯報讓我們印象深刻,附件是我對您的論文拓展部分的探究,以及我們的近期研究成果……”

寫完這些東西,林知夏按下了“發送”鍵。

SergeiAlexandrov的工作很忙。

林知夏猜測,他回復的可能性不高。

她萬萬沒料到,她上午發完郵件,下午就得到了回復。

Alexandrov在信中的措詞同樣很禮貌、很客氣。

他說,他記得林知夏,還關注過林知夏的學術進展,他以為她現在專注於物理和計算機學科研究。最後,他問了一句,林知夏的俄語是找人翻譯的,還是她自己寫的?她犯了兩處語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