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3/4頁)

“歐洲的人口太少了。我們在控制人口增長速度,他們想要人口快速增長。”

清清非常認同。大清的人口自從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全面實施後,可謂是快速增長,朝廷實在是負擔不起。不過說起來人口,清清立馬想起另外一件事情。

“昨兒五弟妹說,要趕緊給小格格準備嫁妝,說現在的京城地皮那是翻倍地猛漲,我估計這都是人口多鬧得,可我們也真要給弘晏和小格格準備準備。”

“城西和城東的六條街,六個宅子,都準備好了。”

“不夠。還要有莊子,度假小島,遊**船、古董珠寶……先按照四個孩子開始準備著,至少也要十二條街,十二處宅子,怎麽也要他們將來婚嫁的時候不落人後頭。”

“……”

“還有紫檀木料、香料、經年的好布匹、養家銀子……我之前一直關注歐洲生意,應該派人去非洲看看。”

眼看媳婦兒恨不得立馬派船去非洲的架勢,保康試圖做最後的掙紮:“……老話兒都說,‘好男不用分家財,好女不穿嫁時衣。’”

清清眉頭一皺,聽到熄燈的鐘聲,給他收拾好書本兒放好,躺下來蓋好被子,反對的理由張口就來:“說是這麽說。他們要有這個本事,那自然是最好。可我們也要給準備著。”

…………

保康目光呆滯地看著梅花窗棱外的月牙兒,感覺自己的心情和這月牙兒一樣瘦弱。

保康試圖告訴媳婦兒,這樣養孩子,他汗阿瑪這個皇帝都養不起。

“太子哥哥大婚,汗阿瑪補貼的最多,不算莊子鋪子,五十萬兩銀子。”

清清在他懷裏哈哈哈笑。

“那是以前。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康熙三十年?東城的一個四合院才二百兩一個,一口氣買十二個才兩千兩。現在兩千兩買個破的都買不到。胤禩弟弟要做生意那年還是八百兩一個。”

保康“吧唧”一下親媳婦兒一口。

“有清清小富豪在,爺是不是不要奮鬥了?”

清清反應過來,當即笑得打跌。

“要。”

“真要?”

“真要。爺說過清清只負責傾國傾城、出水芙蓉。”

“好吧。待會兒不許哭哦。”

“……”

清清發現自己中了他的‘計’,琢磨著剛剛不管回答“要、不要”都被整治一番,氣得要咬他偏偏還舍不得。

夫妻兩個一場“鬧騰”,一夜好眠。第二天上午保康起來,墊墊胖兒子的分量,墊墊小閨女的分量,就感覺自己的肩膀上背負著兩座大山。

“阿瑪要抗住兩座大山的重量,點石成金。”保康給自己加油。

小格格給阿瑪一個甜甜的笑兒,喜得她阿瑪親一口;弘晏給阿瑪一個崇拜的眼神兒,滿滿的信任和鼓勵:“阿瑪棒棒噠。”感動得他阿瑪也親一口。

六月二十八皇上、皇太後、皇後、保康一家人四口人,一起做火車去五台山,匯同師祖一起轉去鄂爾多斯蒙古、青海蒙古、準格爾,在準格爾參加火車通車儀式,見到老朋友噶爾丹最後一面。

一路上見到姐姐妹妹們,見到很多老朋友們,在八月初五到達喀爾喀蒙古,轉去科爾沁蒙古,再轉去木蘭,已經是八月末。

這還是保康第一次來木蘭。

木蘭,一個美麗的避暑好地方。木蘭圍獵,從康熙二十年開始,皇上為了鍛煉軍隊,在木蘭圍場開辟四萬多平方裏的狩獵場。每到秋天就會帶著王公大臣、八旗精銳到此狩獵,史稱“木蘭秋狝”。

它並非是一次次簡單的狩獵活動,而是一場場意義非凡的政治活動。“肄武綏藩”,木蘭圍獵是一場場軍事演習,外交聯誼,以此達到控制蒙古、震懾沙俄、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北部邊防等等目的。

保康來到此才發現,在秋天裏色彩斑斕的木蘭圍場的壩上圍獵,收獲的不僅僅是獵物,還有幸福。

那種登高四望,一覽壯闊的君臨天下的幸福……那種全副身心置於水青青、草綠綠、牛羊馬鹿各色飛禽走獸慢步……的幸福;那種俯視自己治下的民生富庶,農桑繁殖,市肆殷聞……的幸福。

師祖在帳篷外和一些蒙古老喇嘛談論佛法。

汗阿瑪在和蒙古王公們喝酒談笑。

皇祖母、額涅在和一夥兒老福晉散步說話兒。

清清和一夥兒年輕的福晉大小姑娘們打獵。

弘晏和他三舅爺法喀在一起學騎馬。

奶爸·保康懶洋洋地躺在青青大草原上,眼睛閉著,胸膛上躺在一個呼呼大睡的小格格,父女兩個同樣紅燦燦的裝扮,一模一樣的姿勢,一看就是特休閑舒坦的打盹兒姿態。

天上蒼穹水洗一般的藍,白雲一朵一朵不停幻化形狀,地上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隱沒在黃綠色的海洋裏……

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蕩起伏,低伏下去的地方有牛羊閃現出來。黃的牛,白的羊,多彩多姿的大草原,生機勃勃的湖水連天,還有那紅衣耀眼的父女兩個,好似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生出滿目活潑“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