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2/4頁)

保康一副果然如此的小表情,看一眼自家小閨女睡得酣甜的模樣,樂呵。

“這樣抱著才睡的習慣,抱兩三個月就好。時間長了她就改不過來了。”

胤祉不懂就問:“為何抱兩三個月?我聽人說,小娃娃一出生就不能多抱,萬一抱習慣了,丟不開手。”

“那估計是家裏人忙不過來。小娃娃剛出生的前幾個月,不大習慣外面的世界,會本能地追逐安全感,還有比親人抱著更類似在母親肚子裏的安全感?弘晏當年也是這麽抱著抱了三個月。”

胤祉:“……”

“弟弟啊,哥哥是真佩服你這養娃娃的耐心。”潛台詞,幸虧你沒娶側福晉納侍妾,就這麽兩個小娃娃。

保康樂呵。

“現在不是在積極宣傳一對夫妻,一夫一妻不納妾,兩三個孩子最合適,四個孩子需謹慎?孩子多了是好事兒,可要養好卻是難事兒。”

胤祉:“……”

“等她額涅出來月子就好了,她額涅照顧她,弘晏去開蒙,還有皇祖母和額涅幫襯著。”

胤祉:“……”

“也宣傳父母幫小夫妻帶孩子?”

“這個不要。”保康挨著他坐在一張椅子上,面對晚霞下金光閃閃的暢春園,臉上帶上一抹嚴肅。

“父母沒有義務幫忙照顧孩子,有空的時候搭把手就好。年齡大了,若身體還硬朗就出去逛一逛、走一走,若不想動彈就和老朋友們一起看看書、曬曬太陽……”

胤祉:“……”

“哪對兒祖父母舍得丟開自己的孫兒,自己出去玩樂?”

保康特淡定:“等胤祉哥哥和嫂嫂年齡大了,弘晟有了孩子,天天給帶著?”

胤祉:“……要是和弘晏、小格格一樣可愛才行。”

保康笑著搖頭。

胤祉喉頭一梗。

他再沒養過孩子也知道,一般的小娃娃,乖巧的時候是天使,哭鬧起來簡直就是魔鬼,更有他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簡直能把一家子長輩折磨得發瘋。

胤祉頭疼。

“做祖父母的,還是出去自己樂呵吧。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誰生的誰負責養育教導好。”

保康好懸一口奶湯噴出來。

皇上聽著他們兄弟的聊天,也特想賞給胤祉一個大白眼兒。

胤祉:“……”

好在晚上的時候,他保康弟弟親自下廚犒勞一家人,安慰他受傷的小心靈。

酒足飯飽,保康照顧胖兒子去洗漱沐浴,講完睡前小故事,守著他睡著。回來一看,媳婦兒早已收拾妥當,摟著小格格睡著了。

保康親親可愛可愛的母女兩個,自個兒去自己的房間休息。

月牙兒彎彎星星眨眼,一覺好眠醒來又是新的一天。一家人的歡喜忙碌中,五月十二日,小格格過完一個圓滿的滿月禮,六月初八,弘晏開開心心地過完三歲生日,步入四歲的年紀……

清清出來月子,只愁自己的身材什麽時候可以恢復,雖然沒有胖肚子,但月子裏養的太好,整體略有點胖,臉上也長了肉,下巴小圓潤,顯得人也圓潤……

保康坐床頭看書,眼角余光瞧著媳婦兒站在鏡子跟前不舍得動彈的模樣,搖頭笑,盡職盡責地送上一句:“清清在爺的心裏永遠是最美。”

清清不樂意。

“爺都過完三十一歲生日了,還沒見胖。昨兒宴席上的人都誇爺還是明朗少年郎。”

三十一歲·保康淡定自若:“明明他們誇爺是‘春風化雨般不怒自威’。”

清清:“……”

“是——爺是‘春風化雨般不怒自威’。”清清從鏡子前離開上床,一眼看到他在看的幾本書,《解剖學雜記》《腸外傷修復術》《鉀的運用》……

不由地好奇:“歐洲人做手術,不用麻服散?”

保康就笑:“不是不用,是他們不知道用,也不對,是他們之前沒見過麻服散,只能硬抗。也是這幾年東西方醫學交流多了,他們才知道麻服散。”

“放血、喝水銀、不會區分肌肉、肌腱直接截肢、用羊血輸血……救人、還是要人命,這真的是一個問題……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段,在現在我們看來愚昧無知的探索時期,無數治療案列,無數病患的犧牲,才成就現在醫學。”

清清不由地點頭。

“中醫有基礎,但幾千年來沒有多大的變化;歐洲醫學有探索能力,但沒有醫學基礎,拿命走出來一條路——幸好現在東西方醫學結合了,否則這麽治療,要死多少人?我聽說他們的剖腹產都不用麻服散。”

清清這麽說,保康也感嘆不已。

“法蘭西最後的大夫,外科成功率是五成。而很多病人就是能忍受沒有麻醉,活生生的開膛剖腹,也可能死於細菌感染,後期康復。我估計,這次他們組團來大清,這是一個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