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頁)

保康:“……”

“小姑娘這相機不錯。”他好脾氣地沒有生氣。

“我就拍一張!自己看!”一個當地小姑娘哆哆嗦嗦地從酒櫃後面站出來,看著他,聲音裏帶著痛苦並甜蜜的淚水。

保康笑:“哭起來就不美了哦。”

小姑娘因為他的話膽子打起來,眼淚嘩嘩的,一邊哭一邊喊話:“不美就不美,反正殿下也不看。”

保康:“阿彌陀佛。看是不看,不看是看。”

…………

小姑娘反應他話裏的意思,放聲大哭。

保康已經不是“毛頭小子”了,而是“作戰經驗”,端坐不動,堅決不上去送上手帕。

小姑娘哭得更兇了。

保康心軟,立馬哄著:“不哭不哭,快樂大師給你講故事。”

小姑娘抽抽噎噎地看著他,雖然不哭了,卻是更傷心了。

舞會上見了一面就天天跟蹤,好不容易跟上一次,有了接觸,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希望,卻發現他原來比自己想象中還要好……

周圍的人也都唉聲嘆氣,對小姑娘的心情非常感同身受。

保康微微笑,鎮定給小姑娘講完成語“小鳥依人”的典故由來,在眾人的鼓掌和歡呼聲中,圓滿離去。

他自覺圓滿了,可是很顯然,第二天的小報上又給報道出來了,還有人開盤押注說誰能獲得睿親王的第一支舞,第一張照片……

保康:“……”

保康得知全羅馬城的人男女老少參與一半,還有一半是吃奶的娃娃,走不動的老人,或者偷偷摸摸的買。

保康腦袋一轉,立馬安排貼身侍衛幫他大買“沒有人”,他還覺得此人有生意頭腦,要給挖來幫他做生意。

如此這般,因為他的到來,崇尚自由的羅馬城裏喧鬧沸騰,特和諧。但是看臉的歐洲人就是這麽理直氣壯,他們覺得,他們的瑞親王這麽美,那當然應該代替上帝寵著他,愛著他。

有那被打壓的“反中人士”高喊“我們反大清,不反瑞親王”,保康還沒動手,就被其他人暴揍一頓。美就是真理。瑞親王是大清人他們愛大清,瑞親王喜歡什麽他們喜歡什麽。

就是那糾結了歐洲人一百年的“禮儀之爭”,那也都不是事兒。

…………

禮儀之爭,那是保康剛來到羅馬時候才知道的事兒,當時保康正在為羅馬人這般“熱情”的招待心生膽怯。

“‘禮儀之爭’,我們根本不知道。歐洲人自己折騰出來的。”胤祉從外面回來,一屁股坐到保康對面,氣呼呼的模樣,“他們居然還說‘歐洲中心論’,說歐洲文明應該輻射全世界,造福全世界人們!”

保康還沒弄明白什麽情況,胤禛慢吞吞走過來,不鹹不淡地接口:“我上次和你說,有大清商人告狀歐洲人的傲慢和偏見,你還說我誤會歐洲人了。”

保康剛剛午休,人還沒醒困,隨口說道:“中原人不是說,我們是‘文明大國’,其他都是蠻夷?都一樣的心理。不管什麽地方都有這種偏激的人,你們和他們理論?真生氣就安排人暗地裏套麻袋打一頓。”

胤祉、胤禛:“……”

“保康弟弟/哥哥言之有理。”

保康特安然地點頭。

胤祉、胤禛:“……”牙疼。

內心咆哮:歐洲人都什麽眼神兒啊,都說保康弟弟/哥哥是他們上帝賜予的人間天使,立體的五官是上帝親手雕刻,長長的眼睫毛是上帝的小私心,因為那雙神秘的黑眼睛實在是太美,上帝也不想太多人看到……

聽聽保康弟弟/哥哥說的話,整個一“暴力分子”,還是暗搓搓打完人不留姓名的類型。

好吧,保康弟弟/哥哥就是這麽美。胤禛慶幸他保康哥哥迷迷瞪瞪的樣子,幸虧沒被外面那些瘋狂的小姑娘們看到。

清清嗓子,說起正事:“有關於‘利益之爭’。自從大航海開始,歐洲人開始在東方傳教,大約有二百年的歷史。當時,羅馬教廷內部有矛盾,各國傳教士對於傳教權更有爭奪。

八十年前,羅馬教廷因為對中國的重視,直接派來傳教士,與各國傳教士之間也產生爭奪,矛盾加劇。”

“中國本土耶穌會、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法屬耶穌會,巴黎外方傳教會等等一起爭奪中國的傳教權,這些鬥爭的重要表現形式就是‘禮儀之爭’。”

胤祉和保康聽得迷糊,保康放下手裏的茶杯,滿心疑惑地問:“這和禮儀有何關系?”

胤禛眉心一皺:“根據教廷內部資料記載,七十年前,西屬耶穌會到中國福建傳教,禁止他的教徒執行敬天、祀孔、祭祖等等傳統禮儀,引起教徒暴動。

那個時候明末混亂,也沒人管。到五十年前,多明我會上書羅馬教廷,說明中國禮儀乃是異端宗教的典禮,當時的教皇頒布詔令,禁止中國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