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4頁)

一路上“黑吃黑”剿滅海盜好幾波,協助西班牙海軍打幾次大規模戰役,打打葡萄牙海軍和普魯士海軍……遇到當地不平事,遇到零散的戰場逃兵,也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一律救助。

從直布羅陀到意大利,一路上不管路過什麽地方,絕對不侵犯地方民眾,不摘路邊一顆果子,不碰當地人一草一木。

言語流利、平等交易、尊重地方風俗和宗教習慣,盡顯文明古國,東方大陸的禮儀風範、大國氣度,留下傳說無數。

…………

隨著大清國的海外擴張步伐,隨著大清國人走出去足跡跨越五大洲四大洋,大清的小報傳遍全世界,直接導致直布羅陀大海戰被宣揚的滿天飛,直接導致瑞親王這一路上的舉動也都被報道出來。

陽光燦爛到可以做“日光浴”的夏天裏,難得的海上好天氣,兄弟幾個坐在甲板上喝茶曬太陽。

胤祉展開小報,大聲念誦:“大清瑞親王,不是‘魔鬼’,不是‘殺人狂’,他是一個正直的好人,一個慈悲的統帥。請看小報有關於瑞親王大義救助四位奧地利戰場逃兵,得知他們是奧地利人也贈送路費的故事。”

胤禛目光一冷:“英吉利人凈胡言亂語、是非不分。戰場上雙方打仗,怎麽就有‘天使和魔鬼之分’?戰爭後我們救助了多少落水的聯軍士兵?”

胤祺也生氣:“他們做非洲奴隸貿易,不知道自己才是吃人喝血的惡魔?”

胤佑微笑:“別急。就是要這樣的認知反差才有效果。先讓他們打心眼裏害怕敬服,再讓他們心服口服。”

胤祺反應過來,憨憨的笑:“有關於我們在直布羅陀海峽上的救人行動,慢慢的,會有俘虜們自己‘說出來’。”

胤祉也笑:“對。就是要這樣。胤禛弟弟太較真了。這就是英吉利和大清打的一個輿論戰和攻心計。”

胤禛:“……”

胤禛轉頭看向他保康哥哥,他保康哥哥躺在躺椅上紋絲不動,一副快要睡著的憊懶樣子,就給他一個“上挑的嘴角”作為回應。

身邊胤祉哥哥又在咋呼。

“法蘭西和英吉利正在爭奪海峽群島,海峽群島距離法蘭西只有四十四裏,而距英國本土有二百六十裏。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海島距離誰最近就是誰的,那麽海峽群島是怎麽成為英國地盤的呢?請聽小報解說。

眾所周知,英吉利海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峽之一,是中歐、北歐出入美洲、非洲、亞洲最重要的黃金水道。英吉利海峽東頭小,西頭大,而海峽群島正好處在西頭快要連接大西洋的地方,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可是……”

重重的兩個“可是”字後面沒了,除了保康,其他三位弟弟都看向胤祉,胤祉滿意地一笑,端正坐姿,字正腔圓:“可是,英吉利人委屈地說,海峽群島是法國人帶來的‘嫁妝’!”

“傳說中,那是六百多年前,當時的海峽群島屬於法蘭西的諾曼底公爵,和英吉利沒一文錢的關系,但是諾曼底公國的公爵的私生子,威廉,他成為英國國王了,這不就是‘嫁妝’嗎?”

“誰家給女兒準備嫁妝,在和親家鬧翻後,還會再找前親家要回嫁妝?”

三位弟弟齊齊嘴角一抽。

當年,六百多年前,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韋塞克斯王國的最後一位君王,懺悔者愛德華,沒有子嗣,在他去世之後,其中一個親戚哈羅德,集合自己的黨羽強行接受王冕。

隨後便收到遍布西北歐的懺悔者愛德華親戚們的挑戰,最出名的是挪威王國,無情者哈拉爾德三世,諾曼底公爵的私生子威廉,王位爭奪戰的戰爭打響。

哈羅德剛愎自用,不聽勸告。無情者哈拉爾德三世劫掠一次發泄過後就走了,諾曼底公爵威廉在法蘭西軍隊的幫助下,贏得大決戰勝利。

不過胤佑想到一個事兒,突然心有所感。

“威廉進入英吉利,原來諾曼底公國的地盤,自然就成為英吉利的“嫁妝”。這六百年來,“嫁妝”中原來法蘭西大陸的地盤慢慢都丟掉了,海峽群島卻由於一些原因,一直跟著英吉利,直到現在。”

“但是看史書,當時威廉並沒有計劃將英吉利與諾曼底公國合並。身為諾曼底公爵,威廉對當時的法蘭西國王也沒有效忠之心。他應該是認為,獨立的英格蘭王國可以讓他的統治不受到幹擾,直接自己加冕做國王。”

胤祺沉思片刻,也說:“按照大清律例,女子嫁人後若沒有子女,兩個親家鬧翻,嫁妝的歸屬問題……回歸娘家也有一定的應該性。所以不能說法蘭西沒有道理。畢竟現在的英吉利國王,不是威廉的直屬後嗣。”

胤祉點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就看誰的‘拳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