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4頁)

黃河之水滔滔。

古往今來,有多少小人以外行幹涉事務、攻擊內行;古往今來,有多少官員只憑皇上的意志來辦事,不管實際情況如何,不管百姓死活。臣自知性情耿介,不擅長與人交往,命中本有大劫,卻幸得皇上和瑞親王一直重用信任。

臣感恩皇上,感恩瑞親王。飽受黃河水災侵害的百姓感恩皇上,感恩瑞親王。

靳輔在臨終之際,將他這一輩子對當官,當一名好官、能官的委屈全說了出來。皇上黑著臉看完,對靳輔罵他當初不懂治水瞎指揮,導致下面的人為了討好他紛紛攻擊靳輔的事兒,能怎麽辦?靳輔都去世了,他罵回去靳輔也聽不到了。

皇上氣得來,皇上氣完後就開始遷怒:“靳輔……排眾議而不撓,竭精勤以自效……其有功於運道民生,至遠且大。然……有人……”

這般打罵一通,秋後算賬一通,還不夠,皇上心裏憋著一口氣,他要南巡。

距離上次南巡已經過去十年了,他倒是要親眼看看你靳輔到底將黃河治理成什麽樣子了,否則……哼!

皇上要南巡的消息放出來,朝野轟動,全國人議論紛紛,江南百姓表示熱情歡迎。

皇上面對江南百姓的熱情,更高興,更期待他的江南之行。

可是,皇上剛出京城,大清鬧出來一件“告禦狀”的大案。

廣西當地部族首領告狀,雷瓊道、成泰慎、遊擊詹伯豸等等人擾害黎族百姓,勒索花梨、沉香等物,致使當地人苦不堪言。

廣西當地的黎族百姓告狀,部族首領和朝廷官員勾結一體,導致他們活不下去。

廣西地方官告狀,窮山惡水出刁民。這些人不服從朝廷教化,貪婪無度。明明是明碼標價收購花梨、沉香等物,他們卻說是“勒索”。

皇上:“……”

朕十年來再次巡遊江南,容易嗎?朕這麽多年擔心熊兒子,容易嗎?啊?啊?既然你們讓朕沒有心情遊玩,既然你們讓朕沒面子,朕也讓你們沒面子!

皇上一氣之下,下令大理寺和刑部嚴查,不管什麽事情,查出來後就公告天下。

皇後娘娘坐在床邊,給兒子念小報文章。

第一篇:傳聞我們的瑞親王在五台山休養,真相原來是這般。

瑞親王本人功勞大,估計被其他皇家人攻擊,不得不在五台山休養。理由嘛,瑞親王的母親是漢人,還是前朝公主,君不見歷朝歷代的皇家權利爭鬥那個激烈,什麽手段用不出來?小報大膽猜測,瑞親王很可能是被人迫害了,軟禁在五台山……

不說保康聽著,就是皇後娘娘念著,都覺得,這腦洞,很大,非常合理,非常有邏輯……

第二篇:廣西三方人告狀,起因為何,請聽小報娓娓道來。

屁股決定腦袋,屁股決定見識。黎族部族首領常年呆在深山老林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變化大,以為這還是以前那貪官橫行,告狀無門的年月那?

光知道花梨、沉香等物貴重,值錢,知道那交趾那邊,那紫檀木老林子一片一片,如果不是朝廷維護市場,保護環境,那紫檀木價格跌到哪裏了嗎?還沉香、花梨?現在男女老少都噴香水了,玩沉香的還有幾個?就那麽幾個,哪個缺銀子?

那黎族當地百姓也是。外面世界變化那麽大,朝廷天天出政策鼓勵你們出來,你們就是不出來,這出來後,甭管在那個作坊做工,哪怕是看大門,那也比你在家鄉的收入高。可你們就不出來。

拿著手裏那點兒祖產當寶貝,山林都收歸國家所有了知道不?還官府和首領勾結,就是真有這情況,那也是你們自己慣出來的,非要生活不下去了才知道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益……

那地方官,口說無憑,你說你沒“勒索”,拿出證據來。你們可不是那黎族百姓不識字,不知道律法。

布拉布拉的一大通,反正要言語辛辣,博人眼球,引人關注,至於事實真相如何……自有刑部和大理寺去審理。

皇後娘娘讀著讀者笑出來,保康也聽著樂呵。

保康在他的夢裏遊蕩,時不時地記憶清晰,甚至能回想起來他九世投胎的命運軌跡,甚至能想起他這輩子短短十多年的生命中的一幕一幕;時不時地記憶混亂,什麽也想不起來。

聽著師祖每天給他念經,聽著他額涅每天照顧他,給他讀書念報,保康自然著急想要快點醒來,可他又想知道大鳥的過往之事,特想回憶起來兩千年前的事情。

英吉利人在弗吉尼亞州首次發現煤藏,大清軍隊黑吃黑。

沙俄的彼得沙皇頒布命令,改新年為俄歷1月1日,新年、俄歷新年和聖誕節的活動交織在一起,使節日顯得更加熱鬧喜慶;路易十四來信說,顆粒飽滿的咖啡豆兒,果然是好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