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4頁)

可是,正好挨著大清使團從英吉利剛剛回去的時候,正好挨著大清和英吉利的戰事的時候,“大清”兩個字成為英吉利上下閉口不談卻又人人想說幾句的話題,英吉利人對大清的憤恨和害怕之後,對古老東方的向往也達到**。

這樣敏感的時候,他一表示要去大清,正好被有心人注意到。

很多平時就看他不順眼的人,開始攻擊他,責問他如何有足夠的錢財去大清。

他面對審查他的官員,直接拿出那十張蓋著大清官印的十張銀票,一張一萬兩,十張十萬兩,到了大清,在大清任何一個錢莊裏都可以兌換。

“我的朋友,見到了‘她們’,因此相信我一定不會賴賬,大方地借給我一千英鎊,購買去大清的船票。”

然後這又成為他的一件罪名。

官員們開始審查,為何大清的瑞親王,那個小兒止哭的“魔鬼”,那個殺人不眨眼的“撒旦”,為何會寄給他這麽一筆巨款。

牛頓先生忙於他的研究,對於人際交往向來不大上心,唯幾的幾個好友,也都是在各個方面很有天賦的人,富有研究精神的人,他如實將他和瑞親王的信件交往說出來,還是被關進大牢。

幸好他的朋友為了他將來可以還賬,為了他四處奔走,引起英吉利的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的注意。

查爾斯不光將他從牢裏提溜出來,還在威廉三世、瑪麗二世的面前給他擔保,還提議:英吉利應該派遣一個使團,去大清,和大清正式建交。

威廉三世、瑪麗二世商議三天,召開樞密院、上議院會議,最後以岌岌可危的一票之差,英吉利使團出使大清,通過。

這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是臨出發的時候,又有人提議說,艾薩克·牛頓作為皇家科學院的人,不應該登船。

甚至要控告他私自和大清瑞親王通信,傳授知識。

“你的知識屬於英吉利!”那些人叫囂著。

最後牛頓憤而提議,召開全英吉利的數學辯論,一起看看瑞親王提出的微積分發展方向。

“我艾薩克·牛頓,這些年來,和英吉利的、法蘭西的、德意志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數學家討論研究學問,我只有一個堅持——人有國家、戰爭有國家。但是,科學和真理沒有國家!”

牛頓的話擲地有聲,就連在英國做使節的德意志數學家,一向和他正對的萊布尼茨都出來參與辯論,最後得出一個,讓全英吉利人汗顏的結論。

但是,又有人說,既然瑞親王小小年紀,確實很有數學天賦,那英吉利學術界應該好好結交。而牛頓平時不修邊幅,服飾不整,也不懂得交際之道,去大清只會給英吉利的學術人丟臉。

這一刀捅了牛頓先生的痛處。他平時心神都在研究上面,一日三餐都顧不上按時吃,更何況打扮之事?他每次出門之前,家裏人和女仆都要硬拉他梳洗打扮一番。

可牛頓也是硬脾氣。

“你們,是不是不想我去大清?是不是還要我寫一封推薦信,給大清的瑞親王殿下,和他介紹你們?”

還要點兒良心的人臉紅,徹底沒有良心的人,一副醜陋的嘴臉畢露。最後,還是財政大臣查爾斯大方支援,借給他一千英鎊,讓他去置辦這麽一身行頭。

保康聽得目瞪口呆。

但他也知道俗世紛爭裏面,這樣的事情太正常不過。牛頓先生活在自己的研究裏,真正的脫離俗世,有這份遭遇,最後順利出門,按照保康的理解,稱得上“幸運”。

當然,這一方面也說明英吉利整個國家的民意覺醒,人們對牛頓先生智慧價值的認知,沒人敢冒大風險對牛頓先生使用那些暗地裏的手段。

保康和牛頓先生一邊用著下午茶,一邊說話。牛頓先生接著講道他們出海後的一件事情。

大海裏的大風大浪、暗礁漩渦等等危險且不說。他們遇到了海盜。

一開始他們還能應付,後面就越來越困難。關鍵是,為了應付這些海盜,他們的船隊偏離原有的航道,很可能有迷失方向的危險。

船上的人紛紛擔憂,祈禱上帝的眷顧。牛頓先生也擔憂,他還有那麽多的研究沒做,他還有那麽多的話要見到瑞親王親自說,他怎麽可以葬身大海?

上帝聽到了他的祈禱。

在他們又遭遇一次海盜的時候,出現另外一夥兒海盜準備黑吃黑,他一眼看到那夥兒人都是黑發黑眼的東方人面容,靈機一動,讓船長喊話。

“我們是英吉利使團,應大清瑞親王的邀請,去大清做客。我們是英吉利使團,應大清瑞親王的邀請,去大清做客。我們是英吉利使團,應大清瑞親王的邀請,去大清做客……”

另外一方等候著伺機而動的海盜聽到了,果然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