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4/4頁)

…………

保康聽得呆住。

這不是要徹底中斷哥薩克人的人口繁衍?

容若看一眼小學生,知道他明白了,不由地嘆氣:“哥薩克的兒郎們紛紛參軍,他們不知道的是,長期的作戰,使得哥薩克勞動力非常短缺。為了生活,他們的婦女不得不從事繁重的田間勞作,這又使生育率進一步降低。

阿靈阿眉心緊皺:“人丁不旺的家庭只能出租土地,但承租人往往會竭盡地力,土地的貧瘠又加重哥薩克的貧困。然後貧困又加重哥薩克人參軍的殺戮之心……”

師祖心裏一嘆:“……一般地域,經過戰爭、殺戮、流血的爭鬥,可以繁衍出統一的政權。可是哥薩克人天性中追求自由,不光是反抗外來的統治,還反抗自己人的統治。”

“阿彌陀佛。”

保康:“阿彌陀佛。”

…………

不論如何,這般情況下,沙俄當然不能選擇繼續抵抗。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十一,在皇上收到消息,得知五世DA賴去年就已經去世,氣得暴跳如雷的時候,聖彼得堡豎起投降的旗幟,沙皇派人來和談。

這次是真心的和談。

沙皇本人表示,寧可一死,不做藩屬國,不做投降之君。

皇上憋氣。

保康無所謂什麽藩屬國不藩屬國。

“兩個正式的國家間,無論大小貧富,本來就應該平等論交。自願做藩屬國自然好,不願意也不強求,我們要的是——實惠!”

皇上嘴角抽抽。

“行——要實惠。”

皇上和保康達成共識,可是他們——再次驚訝。

之前的沙皇,他們以為的沙皇,阿列克謝,其實已經在去年去世了,繼位者是他的“兩”個兒子——伊凡和彼得。

兩個?

偏偏他們兩個都年紀不大,伊凡癡鈍,智力低下,體質羸弱;彼得年幼,今年才十一歲,還不住在莫斯科,而是和他的母親住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個小村子。

對,他們還把首都暫時遷到莫斯科,因為他們的姑母和姐姐喜歡。對了,主政的是伊凡的親姐姐。

保康其實還好一點,其他人都懵了。

所以,這所有的一切,都幾乎和兩位沙皇沒有關系。而他們打了半天,是和一個女子在打?

探馬出去緊急送來消息。

阿列克謝沙皇與第一個妻子生有兩個兒子,費多爾和伊凡,可惜他們均智力上有問題。但長女索菲婭卻是身體健壯,從小就表現出極強的政治野心。

阿列克謝沙皇與第二位妻子的兒子生育一個兒子,名叫彼得,健康聰明,阿列克謝沙皇非常喜歡。

阿列克謝沙皇去世,長子也去世,第二個皇後的娘家推彼得為沙皇,第一個皇後的娘家推伊凡並立為沙皇。

就這樣,沙俄有了兩個沙皇。

然後又因為各方勢力爭鬥,彼得的母親和大臣們準許由索菲婭攝政。

於是索非亞把親弟弟伊凡留在莫斯科,彼得和他的母親避居郊外。

於是保康作為大清代表,面對自己面前的兩個沙皇直瞪眼,不知道怎麽該怎麽稱呼,兩方的大臣們也不知道該怎麽稱呼彼此。

咳咳,雖然大清這些男子官員們對於索菲婭的野心和殘暴非常痛恨,但不得不說,他們對於這位女子在兵臨城下之時表現出來的血性,不得不欣賞。

尷尬無比的和談會上,兩方人打著“哈哈”算是打過招呼。保康對於他們在和談書上堅持雙方平等的態度,非常欣賞,並無意為難。而且保康還對那位“可憐”的彼得小沙皇,很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