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4/4頁)

兩個人面對面坐下來用茶,皇上先開口,和和氣氣的:“久聞陳先生大名,一直無緣得見,心裏一大憾也。”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陳近南也選擇性地遺忘五台山的事兒,就當沒認出來皇上就是五台“縣令”。

“山野之人,實不敢當三爺之言。陳某之前大病,幸得三爺送藥,陳某感激不盡。”

皇上輕輕搖頭:“應當,應當。”

“小兒保康承蒙陳先生多番照顧教導,我感謝先生還來不及。”

哪知陳近南也搖頭:“陳某沒有照顧和教導快樂大師,倒是多得快樂大師照顧。”

“南海形勢,三爺想比都清楚,快樂大師的想法,三爺也清楚,不知道三爺的意見如何?”

皇上一愣。

皇上沒想到陳近南如此直接,一時沉吟不語。

陳近南只用茶,耐心等候。

小小的涼亭裏就他們兩個人,太陽和煦,流水順著假山“咚咚”流淌,一陣小風吹來,園子裏栽種的櫻花、迎春花、風信子、桃花、玉蘭花、山茶花……隨風搖曳,送來陣陣花香,端得一派明麗的南方早春風光。

可他們兩個人既無心看景品茶,也都沒有說話。

…………

施瑯是武將脾氣,愛恨分明,本來就因為鄭家其他人在戰事上的表現不滿,對鄭成功的“偏心”更不滿,偏偏他還功勞大,一心只練武練兵,和同僚同袍們的關系也不大好。

這些人在鄭成功面前天天嘀咕,鄭成功本來就有了忌諱,自然是開始懷疑。

而曾德,施瑯在和清兵交戰的時候俘獲的一個俘虜,年輕英俊,文采風流,還是一個漢家子弟……施瑯大愛之,幹脆就留下來做自己的親衛。主仆相合,人人稱道。即使施瑯被鄭成功貶到小縣城做守軍,也帶著曾德,沒讓他受委屈。

可是曾德一邊和施瑯主仆情深,一邊偷偷和鄭成功交好,他還在鄭成功和施瑯矛盾激化的時候,故意從施瑯身邊跑到鄭成功的身邊,鄭成功見之大喜,留在身邊不放人,氣得施瑯一怒之下從縣城回來一刀殺了曾德。

後面施瑯和鄭成功鬧開的事兒,就和曾德無關了。可是施瑯從一個“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的反清大將軍,到主動投靠清朝,曾德在其中的作用,可謂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陳近南就算當時不甚明白,現在也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皇上也知道他瞞不過陳近南。

…………

三藩戰事起來,陳近南要在大清危機之際趁機和大清和談,逼迫大清承認其獨立地位,皇上也知道是陳近南的主意,也知道鄭經沒有聽陳近南的。

當然陳近南也知道,皇上這些年來一直要殺他而後快。

皇上一直沒直接派人殺他,而是有其他大臣不斷派人來小琉球,離間鄭經和他的關系加大鄭經的疑心,陳近南也都知道。

陳近南只是一個文人,一個謀士,他有治國的丞相之才,可他沒有梟雄的潛質,他也沒有皇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帝王雄心。

陳近南面對鄭經的猜疑,排擠,面對小琉球變成鄭經私產,無力南下,再也無力北上反清的事實,面對大清的人心所歸,心灰意冷。

可是“牽機”劇毒沒當天要了他的命,他解了毒,他還有兩個月的生命,他想為快樂大師做點事兒。

可是陳近南在和皇上的幾次交手中,也不完全是失敗。至少在快樂大師的身上,陳近南勝利了,至少勝利大半。

皇上當然也知道這個事兒,就是因為這個,他才放心熊兒子南下的安全,可就因為這個,皇上的心裏頭有個梗,怎麽都不痛快。

不光是熊兒子和陳近南的親近之情,還有熊兒子在民間的各種傳說,皇上一想起就特後悔多給陳近南五個月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