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4頁)

保康眼睛一閃,滿臉都寫著要說“八卦”的小樣兒:“師祖,保康聽說,當初施瑯和鄭成功鬧翻,除了董太夫人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關鍵人物。”

師祖笑出來:“嗯?”

保康有模有樣地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拉著師祖上床,趴在師祖的耳朵邊“小小聲”地說道:“傳說,施瑯和鄭成功都喜歡一個英俊的年輕軍官,兩下爭鬥起來。”

師祖:“……”

保康眨巴眼睛:“師祖,保康知道有的男子喜歡男子,這在南北方都□□遍。”

師祖:“……”

“師祖知道這個事兒非常普遍,保康知道,可,師祖認為施瑯和鄭成功都不是那樣的人——怎麽會有他們兩個人因此爭鬥起來的傳言?”

“師祖,這事兒說不準。”保康一副小大人的小樣兒講道理,“那世人不都說‘感情來了就是老房子著火’?島上的人都說:哎,施將軍和鄭大王都喜歡他,能怎麽辦?誰也不讓誰。”

師祖:“……”

師祖覺得他二十多年的修為遇到小徒孫,就要忍不住。瞧著他眉眼間的頑皮,嘴角那抹古靈精怪的小邪氣,嘴角抽抽。

“鄭成功從荷蘭人收復小琉球,是公認的維護華夏統一的大英雄,受到小琉球以及中原,甚至以及日本的高度崇敬,對否?”

“對。”

“鄭成功之所以能得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人們的共同尊敬,因為他堅定的愛國主義之情。他生在日本,他的母親是日本人,他卻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認定忠臣不事二主,一心一意反清復明,不惜與投降大清的父親鄭芝龍決裂,對否?”

“對。”

“最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尊敬他,當今皇帝也佩服他,在他死後遷葬故鄉之時,親自為他撰寫挽聯,鄭成功從來都沒有那種狹隘的民族觀,他的一生都是光明磊落,對否?”

“對。”

“施瑯早年跟隨鄭芝龍反清,是為忠。後來隨鄭芝龍一起降清,又返回去投奔一心反請的鄭成功,也是忠,對否?”

“對。”

“施瑯有才,很快成為鄭成功部下最為年少、知兵、善戰的得力驍將。施瑯在鄭成功麾下屢立奇功,立下汗馬功勞,鄭成功的很多排兵布陣都出自施瑯之手,施瑯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也一心一意效力鄭成功,對否?”

“對。”

“施瑯打上小琉球,沒有報復,沒有殺戮,保康下令他退出來小琉球,他雖然很不情願,可還是聽了命令,如今在前線盡職盡責,對否?”

“對。”

“睡覺。”

保康:“……”

保康小小的著急:“師祖,師祖,保康不是要八卦。師祖,師祖,保康偶爾聽到天地會的人議論說,那個英俊的年輕軍官本是大清軍隊裏的俘虜……”

“嗯?”

保康小鼻子皺巴,想說他非常好奇地要去查一查,這個年輕軍官是不是他汗阿瑪,還是誰派去的奸細,話到嘴邊又問不出來。

師祖瞧著他那糾結的小樣兒,笑出來。師祖面色平靜,完全不認為這個有何對或者不對的說法。

“師祖,師祖——”師祖看見師祖的樣子,一頭窩到師祖的懷裏耍賴。

師祖臉上的笑容更大:“這些事兒,在人和人之間,在國家和國家之間,就算是真的如保康猜測的那般,不也是很平常嗎?”

“保康回京後,身邊的人一下子少了一半,保康的汗阿瑪和額涅給保康換了很多人,保康知道原因嗎?”

保康在師祖的懷裏模模糊糊地回答:“知道。那些都是明珠、索額圖等等人派到保康身邊的人。”

師祖抱著小徒孫哄著:“師祖不要求保康去做這些事兒,但保康要知道怎麽保護好自己,知道不?”

保康眉眼一揚,小嗓門也上揚:“師祖,保康知道。”

“那師祖,太子哥哥的身邊,也有幾個人,保康不喜歡。趙昌說,他們經常在太子哥哥面前說哥哥弟弟們的壞話,說保康的壞話。他們是三舅舅派去的人嗎?”

師祖:“……”

“他們,應該是索額圖派去的人。”

保康:“……”

這個答案對保康的沖擊有點兒大,索額圖?到底是對太子哥哥好,還是不好啊?不過此事和他三舅舅沒有關系他就放心了。

知道師祖不會再告訴他下面的事兒,人也實在困了,保康揉揉眼睛,打個小哈欠,抱著師祖的胳膊轉眼間睡了過去。

師祖對著小徒孫酣睡的樣子,心裏念一聲“阿彌陀佛”,給他蓋好被子,也睡過去。

月牙兒彎彎,星星眨眼。保康一夜好眠,第二天一大早高高興興地起來,和陳近南一起打拳,繼續聽他講述東海和南海的具體情況,還抽空去和這邊幾位博學的西洋傳教士學習西洋知識,去和哥哥弟弟們一起跟著陳近南下海抓蚵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