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3頁)

看著自己今天的下場,摸摸自己的心,如果還有心……

保康舉著新制的望遠鏡看著這一切,默默不語。

他做到了這一切,可他一點也不開心。

師祖發現小徒孫眉眼耷拉,小小的心疼:“世人健忘,人之常情。保康只要知道,一般人都只記住自己喜歡聽的故事版本,即可。”

保康腦袋也耷拉:“師祖,保康不喜歡。”

師祖牽著小徒孫的手往回走,輕描淡寫:“師祖也不喜歡。”

“師祖熟讀華夏歷史,滿蒙歷史,師祖發現,大多數人根本就不關心事實真相,他們更願意相信的是對自己有利的描述。

無數的歷史細節告訴我們真相。從秦漢到明清的兩千多年裏,在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土地上,幾乎沒有過超過五十年的和平,每隔幾十年,就要有一場大規模械鬥。

不同陣營的人們打打殺殺,血流成河,不死不休,他們爭的不是人世間的是非對錯,砍來砍去,唯一的目標就是那個可以掌握對錯、決定是非的位置。”

“手上有刀槍的人,絕對不會跟手無寸鐵的人講道理,如同獅子對牛羊,吃你不需要理由。可是牛羊們常常天真的指望獅子發善心,放過自己,可惜最後還是逃不過被吃的命運,晚點吃,不過是養肥養壯留給以後再吃罷了。

保康理解嗎?”

保康的聲音迷茫:“師祖,保康理解。”

因為理解,所以迷茫。

他試圖給予沿海各個商家一個公平做生意的平台,只要按規矩納稅即可,可他們寧可希望去賄賂官員,寧可希望去賄賂水師,寧可自己去承擔在海上遭遇海盜的風險……

他試圖告訴沿海的百姓,你們可以站起來,你們應該站起來。可他們並不需要,他們寄希望於官員的仁慈,寄希望於朝廷的慈悲。

他試圖告訴小琉球的人,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是誰,不是高高在上的鄭經,不是養尊處優的董太夫人,而是勞心勞力,最後舍生取義的陳近南,可他使用的方式,也必須是武力。

…………

他說,沒有人聽,沒有人聽他講道理,他只有將他們打敗了,將他們打痛了,他們才惺惺作態地反省。

就好像一個永遠無法通關的塔防遊戲,人類一直在戰鬥,一直在闖關,可就是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不知道相斫相殺到幾時?

可是一旦你扒開幾千年來的一地雞毛,就會發現,什麽仁義道德都是虛假,人類骨子裏推崇的不過是野蠻的叢林法則,不過是那套所謂的“成王敗寇”帝王學說。

多少人可以記得那些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負重前行的人……多少人只滿眼羨慕崇拜稱王為帝的無限榮光……

保康心裏一片迷茫,可他來到陳近南的房間,他看到陳近南臉上的微笑,他沒哭,他的心裏又生出希望。

陳近南醒了。

他身上的余毒在猛藥的作用下,這些日子已經完全解清,可他的身體也徹底敗了,太醫說,只有五個月的生命。

保康沖著陳近南笑。

“保康要去小琉球吃喝玩樂。”

陳近南也笑:“大師和快樂大師來到小琉球,陳某還沒以盡地主之宜,深感慚愧。”

“要去阿裏山的日月潭,花蓮的太魯閣峽谷。”

“好。”

“還要去看看英吉利的東印度公司,還要去看新界島和濠鏡澳,還有瓊州島和蘇祿群島,還有整個南海。”

“能親眼目睹快樂大師收復整個南海海域,是陳某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