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4/6頁)

弟弟妹妹重重點頭表示附和,看著他們的保康哥哥一臉驕傲,眼冒小星星。

其他人聽得也在心裏點頭,就看見中年書生愣住。而剛剛那個說“沒錢的窮酸就愛做大夢……”的富家子弟更是哈哈大笑:“小大師說得對。你留著銀子不花給子孫,這不是‘花’?你不花,你子孫不花?”

說完後又是一陣哈哈哈大笑,一身富貴之氣盡顯,一看就是有錢還活得特隨心的人,引得茶館裏一些為了金銀犯愁的人都起哄。

“存錢給兒孫,兒孫孝順還好,兒孫若是敗家,能把自己氣得從棺材裏跳出來,何必?”

“今朝有酒今朝醉。果然此言大妙。”

“我若有錢,除了留下必須的積蓄養老之外,其余的,能花就花。不花,來這世上一遭作何?小大師,若我哪天有錢,定然來五台山給菩薩塑金身。”

“……”

“……”

一人一句,不說胤禛、胤祺、四公主迷糊,就是保康原本也只嘻嘻笑聽著,此刻也聽出來話風跑偏了。

保康定定神,擡手打一個佛號,聲若洪鐘,震耳發聵:“阿彌陀佛。”

茶館裏一時安靜如雞。

“於子孫,當教導其才能和品德,堂堂正正立足於人世間。若可以,也可留下一部分錢財給予子孫,類比自己當初從祖先手裏接受錢財,此為家業循環。”

“阿彌陀佛。”

保康說完後,不等眾人有反應,特有範兒地領著弟弟妹妹們離開茶館。

身後隱約傳來中年書生的感嘆:“留下萬貫家財子孫卻沒有能力守住,猶如小兒抱金磚行走於世……”

保康:“……”

他們不是在聽《霍女》嗎?不是應該討論“霍女”的美麗和魅力,男子的本性,寒門學子的終極夢想?

保康心癢癢,難得聽到這好似是“穿越”來的故事,可眼看天色下來,他們馬上要回山,保康不舍得,還要在弟弟妹妹們面前做出一派“風光霽月”的高人範兒……

一眼看到好似是來尋找他們的師祖,保康一頭沖上去,一把拖住師祖的胳膊耍賴:“師祖,師祖保康還要聽‘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席方平、變成猛虎咬死仇人的向杲,有女扮男裝手刃仇人的商三官……’”

師祖:“……”

一身僧服的小胖和尚掛在他師祖的胳膊上,懶著不走,其他三個孩子也都仰著小腦袋,眼巴巴地看著師祖,周圍的人看著樂呵,都發出善意的笑聲。

師祖:“……天色太晚,明兒再聽。”

保康、胤禛、胤祺、四公主大為歡喜:“謝謝師祖。”

奶聲奶氣的嗓門清脆響亮,師祖微微笑。

老少五個一起地回來菩薩頂,保康、胤禛、胤祺、四公主都特歡樂——帶著他們一個下午買來的小吃,聽來的故事,一回來菩薩頂上就響起歡快的笑聲。

“大哥、太子哥哥,胤祉哥哥,大姐、二姐、三姐,保康聽故事了,你們要不要聽?還買了那家老藏人的煎台蘑,還有字畫。快來快來。”

“大哥、太子哥哥,胤祉哥哥,大姐、二姐、三姐,你們快來,故事好聽。”

哥哥姐姐們都剛剛下課,面對瘋玩一個下午玩得“天怒人怨”的弟弟妹妹們,默默地接過這些小吃食,用眼神暗示:“有故事快說來。”

保康嘻嘻笑,發現師祖去和大喇嘛說話額涅也不在,快速地學了一段《霍女》,學得有聲有色,一字不差。

“……‘既然把我帶到家中,又何必盤根尋聲地問呢?如果怕受連累,不如早讓我走好了。’朱不敢再問。但是霍女不安於粗茶淡飯,又討厭吃肉湯之類的東西,最喜歡吃的是燕窩、雞心、魚肚白作的羹湯,只有這樣才能吃飽肚子。

朱大興沒有辦法,只有盡力供奉。霍女又愛生病,每天須一碗參湯補養身體。起初,朱大興很不願意。但霍女痛哭呻~吟,眼見就要快死的樣子,無可奈何,給她煮了一碗人參湯,病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了。自此以後,習以為常……”

保康正說得起勁,其他人聽著這麽一位和一般女子完全不同的表現,和“賢惠、善良、體貼……”完全不沾邊的行為,都嘖嘖稱奇,聽得特入迷。

保康也正說得入迷,偶爾還蹦出來幾句現代語錄:“她又是個穿衣達人,定要綾羅綢緞才肯穿,而再好的衣服,只要穿過幾次就嫌棄了,一定要做新的才行。她還是個藝術愛好者,隔幾天一定要請戲班子到家唱一次堂會……”

聽得人瞪大眼睛,胤禛、胤祺、四公主聽著保康哥哥的說法,也覺得,新鮮,樂呵。

皇上剛剛查到這些個荒誕不經的故事來源,查出來落魄民間文人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正要和孩子們好好說,不要受其故事影響,哪知道一來到就聽到熊兒子在這裏“口齒清晰、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