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7頁)

快樂大師“恰好”從睡夢中醒來,輕輕揉揉“睡眼朦朧”,還沒容老師們感嘆一句快樂大師小胖手上的小窩窩,揉眼睛的可愛小樣兒,就聽到快樂大師迷迷糊糊地開口了。

“老師,快樂大師不明白。孔融四歲和哥哥們一起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麽這麽做,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老師,孔融只是覺得自己拿一個大梨吃不完浪費,這不是謙讓,這是節約糧食。”

老師氣得差點跳起來,鼻腔噴氣,胡子翹的老高,但是快樂大師還沒說完,他還氣呼呼的,委屈巴巴的。

“老師,快樂大師也馬上四歲,但是快樂大師食量不小,所以不拿最小的梨……”

快樂大師表示硬要他選最小的梨子太不人道,他這正需要滋養長身體那,都不讓他吃飽……

老師:“……”

老師被氣得失去理智,又氣又笑地咬牙問道:“兄長們年長,做弟弟的理當謙讓。若是快樂大師和哥哥們一起吃梨,認為該怎麽分?”

就見快樂大師絲毫不懼,一派“穩重”的風度,可是還不容老師感嘆快樂大師沒徹底睡困的小奶音,快樂大師的大將之風,就聽他呱呱呱又是一大通話。

“兄長們若是說:你不讓就揍你,快樂大師不想打架,但也不能屈服,那就打架,誰贏誰拿最大的梨子。兄長們若是說:我們是哥哥,要愛護弟弟,主動先讓,快樂大師也讓——根據自己的食量選一個。”

“兄長們要是敢主動說:我們來比賽,誰的弓箭最好,誰的大字寫得最好,誰的背書背得最好,誰能給辣椒苗澆水除草……誰就可以拿到最大的梨子,快樂大師最服氣。

孔聖人都認可‘食色性也’,人們卻宣傳孔聖人後人的‘孔融讓梨’,這是違背人類天性,剝奪年幼者的話語權,不給小孩子吃飽……”

老師:“……”

目瞪口呆、精神恍惚、眼冒金星,眼看要暈倒。

奈何皇上明確規定不允許打快樂大師伴讀手板,也不允許罰快樂大師抄書寫作業。

他們去和皇上告狀,都覺得快樂大師的想法,類似於離經叛道,應該及時嚴加教導布拉布拉……可是皇上聽完後一番先是開懷大笑、驕傲莫名,接著長籲短嘆,感慨萬千,就是不罰“口出逛言”的三頭身·快樂大師。

老師們能怎麽辦?

關鍵他們也被快樂大師“洗腦的”,也開始懷疑宣揚“孔融讓梨”的正確性。

關鍵他們有時候還被快樂大師感動的稀裏嘩啦的。

大清皇家和其他朝代的皇家不一樣。先皇順治皇帝沒有專業學習過漢家文化,全憑自學;當今皇上也是半路出家,後來才開始苦學。他們作為皇家第一批漢文化老師本就膽戰心驚,生怕一個教導不好皇上來一句“太子不需要學四書五經……”

他們抱著這樣的心態,作為一個漢家文人,作為因著太子作為國之儲君的重視,作為臣子給太子講學,對皇家一切的規矩都只有嚴格遵守。

說是老師,其實誰都不敢自稱“老師”,除了皇上,何人敢為太子“師”?每次講課都是跪坐前方,太子端坐小書桌後面,他們甘之如飴。

可是最近太子突然明白了,太子親自和皇上提出來,老師跪著講課於理不合,於禮不合,身為太子更應該做好“尊師重教”的典範……他們感激皇上,感激太子,可他們也知道,這其中的關節,在快樂大師的身上。

張英後來就說,“讓,在兄弟姐妹之間,‘讓’是美德。‘不讓’是應該。因為孩子們的天性中就是喜歡最大最甜的那個梨子,如果家裏長輩硬要他們讓,他們要麽心裏不服和兄弟姐妹們鬧矛盾,要麽學會撒謊,對自己不誠,對老師長輩不誠……”

而“誠”,也是儒學精髓之一,是華夏人修身養德的必有要求之一,和“仁”並列。

…………

阿彌陀佛。快樂大師學著他師祖的樣子微微笑,擡手打一個佛號,隱去一身功和名。

這對於快樂大師就是提都不用提的芝麻小事兒,他還不到正式進學的年紀,每天只有一個半時辰的功課,他還有其他重大活動那。

小舅舅要去黑龍江參加戰事,沙俄目前的火器水平,不算大清的新火器研究,確實比大清的好,他們的戰船也比大清的好。而且沙俄是主動進攻,還是來去自由的騎兵,大清這方則是沒有準備的防守,還要保護當地人。

雖然他汗阿瑪說,先頭部隊過去只是勘測地形,不強攻,畢竟對方人少,可以采取的方法很多,可快樂大師還是擔心戰事拖延時間太長,朝廷這邊糧草和時間都拖不起。

快樂大師左思右想,去找到自己當初帶來的匠人們,打算給他小舅舅打造一把□□,一槍一個斬首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