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3頁)

快樂大師那個小模樣,那明顯是要看“縣令”的熱鬧;師祖抱著小徒孫,卻也沒有說“不應該”。

“自古以來,皇家人對皇子們的教育,一直偏向於早立太子,專門教育,對於其他沒有可能繼位的皇子,一般都采取放養的策略。這造成一些國家動蕩,畢竟‘太子’不一定都能長大成人,繼承帝位。”

“可即使如此,為了安穩,一般來說,皇家、皇帝都會這麽做。可是滿洲皇家不一樣。他們是八旗制度,八旗共舉大汗。皇子們作為大汗的兒子,將來都要有一定的能力,然後八旗從皇子中選出最好最合適的一個繼承汗位……”

保康簡直聽呆了。

“師祖,保康就是保康。”保康不要為了一個汗位,和皇子們擠破頭,跟朝臣們鬥來鬥去。

師祖笑容慈愛:“保康說得對。保康就是保康。保康最勇敢。”

保康小自戀,在床上動來動去,翻來滾去的鬧騰。

師祖等他鬧騰夠了,給他蓋好被子,囑咐道:“時間不早了,快些睡覺。”

保康笑嘻嘻:“保康馬上就睡覺,師祖晚安。”

保康心境平穩,心無雜念,說睡就睡,幾個呼吸就睡了過去。師祖瞧著小徒孫睡著後的小模樣,感覺自己對未來也——充滿期待。

半圓的月亮掛在中天,星星眨眼,保康睡得沉沉,驛館裏的人也都在熟睡。

康熙二十一年二十日辰時左右,易縣發生二十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先是狂風吹倒下山上的小樹,吹倒下老舊的民居,接著就是瓢潑大雨,河水猛烈上漲,滾滾山洪一泄而下,毀天滅地一般吞噬人間的一切生靈。

莊稼、房屋、一切的一切……都消失在渾濁的洪水中。

整個易縣的人在官府和官兵們的提前通知下,在裕親王和法喀公爺的不斷催促下,提前躲到安全的地方,男女老少呆呆地望著面前的汪洋大海,大海中漂浮的衣物、鞋子、鍋碗瓢盆……抱緊自己的親人,默默流淚。

告訴自己,人活著,就有希望。

告訴自己,他們的官府很好,他們皇上仁慈,他們的莊稼、房屋、一切的一切……都會回來。

保康離開易縣的時候這般想法,所有從此次水災中逃生的人,也都是這般想法,都是絕望的中透著希望的眼神。

皇上收到消息打馬逛奔趕來易縣,一天一夜沒合眼守著受到驚嚇昏迷的兒子醒來,面對他兒子那“視若無睹”的眼神兒,打馬逛奔回去京城組織救災事宜,也這麽想。

二月二十六日,保康一行人,到達京城的正陽門。

正陽門,乃是京城的正南門,這個時代的人講究坐北朝南,所以正陽門也是北京城中最尊貴的門,所以它不是誰能夠隨便出進的門,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專走龍車鳳輦,只有皇帝才能從這個門出入。

大隊人馬在正陽門外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洗漱沐浴,打坐休息,等待進宮。

進宮之前總要收拾利索自己不是?每個人都想說我們進城後再收拾,不敢,都心裏打鼓,惴惴不安。

除了保康和師祖兩個人,就是保康的小舅舅阿靈阿天不怕地不怕,可面對師祖這個一定要走正陽門的氣勢,也害怕了。

“大師,除了大婚大喪,一年四季,正陽門,皇上每年只在驚蟄和冬季走兩次……”所以,咱能走安定門嗎?安定門也可以啊,大軍凱旋就走它。

阿靈阿眼巴巴地看著師祖,可是師祖領著僧人們坐地念佛,特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