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3頁)

春秋戰國,魏晉漢唐,宋元明清,一代代下來,這裏經歷的烽火硝煙,戰場廝殺,其中的驚心動魄之處,他們沒有經歷過,只稍稍感受這裏充斥的的忠魂烈骨,就有一腔家國天下的情懷在心裏激蕩。

可是,石溪道人、鴻德格、潘雲、容若、阿靈阿……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保康在三舅舅的懷裏,他三舅舅站在師祖的身邊,保康從古老的烽火台口,朝下看,朝外看,不由地眼淚出來。

“這裏是什麽地方知道不?紫荊關,三千年歷史的紫荊關。狼牙山五壯士的發生地,就是它的旁邊,日寇入侵,各民族的人一起抵抗外敵的地方。”

胡哥提溜著頑劣少年的他,站在紫荊關上,手指狼牙山的方向,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什麽是歷史,什麽是國家,什麽是男兒擔當。

保康的眼淚無聲無息地流下面頰。

今夕何夕,自己身處何地,眼淚模糊他的視線,他的認知也好像模糊。

法喀誤以為小外甥是因為皇上欺騙他而傷心,擔憂無措地看向師祖,師祖輕輕搖頭。

裕親王瞧著在場之人各自不同的反應,磕磕絆絆地說道:“現在是一家人,一家人……現在我們的屏障是人心的長城,不是這石頭鑄就的長城。”

保康還是不吱聲,他三舅舅給他擦眼淚,卻也沒有再哭。

水洗葡萄一樣澄澈的眼睛裏,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和靈透,以及那份苦苦糾纏一朝明悟後的安定和勇敢。

師祖微微笑:“阿彌陀佛。師祖的小保康長大了。”

保康在三舅舅的懷裏伸胳膊,師祖接過來小徒孫,抱著他。

老少兩個四目相對,保康對著師祖露出調皮的笑兒。

“師祖,保康沒長大,保康剛剛可以自己走穩當,保康還不會飛。”

師祖:“……”

其他人:“……”

到底還是師祖的修為最高,內心最強大,就見師祖面色不變地回應:“好,師祖等著看保康長到飛天。”

“保康一定可以飛天。保康長大後飛天,帶著師祖一起飛上藍天。”

師祖:“……”

“好。師祖和保康一起體驗‘千裏江陵一日還’,飛飛飛。”

然而,“師祖,不是‘一日還’,是一個時辰。”

“……好,我們保康‘千裏江陵一個時辰還’。”

…………

潘雲最先忍不住:“快樂大師,‘千裏江陵一日還’是說坐船順風。‘千裏江陵一個時辰還’,不可能。”

鴻德格也呆呆地問:“從鄂爾多斯到京城,也可以‘一個時辰’?不是,一日?”

鴻德格覺得,一日就已經超過他的想象了,一個時辰?

保康大話滿滿:“當然可以。”

還好一副“詞嚴義正”的姿態:“秦始皇沒吃過葡萄和茄子,他無法想象葡萄、茄子、火器的模樣,他也沒去過南方的南方,小琉球的地方。世界很大,鴻德格,潘雲,你們要想象。”

鴻德格和潘雲:“……”

想象什麽?想象自己長了翅膀,和海天青一樣飛飛飛?

他們兩個人恍恍惚惚的,其他的大人們都聽得,臉上肌肉抽搐。

如果人真有可以“飛天”的那一天,這些雄關鐵城,崇山峻嶺,那都不再是阻礙……阿彌陀佛,小阿哥言語夢幻,嚴重超過他們的想象。

…………

這一次的紫荊關之遊,堪稱裕親王心裏最為心驚肉跳的一次。不過保康侄子不光沒有再糾結皇上或者縣令的事情,他還,奇跡般地,想通了。

快樂大師不再排斥進京,從紫荊關回來後,快樂大師大聲宣布,他要進京。

“明天起來,直接啟程進京。”快樂大師聲音歡快,眉眼舒展,眼睛望著京城的方向,閃閃發“亮”。

其他人默契地忽視快樂大師眼睛裏的亮度,都覺得這是天大的好事情,就是裕親王也感動的眼淚嘩啦,大聲附和:“大隊人馬全力開進,後天就可以進京。”

阿彌陀佛,甭管快樂大師到了京城怎麽鬧,咳咳,那都是應該,大大的應該。

但凡是知情的人,都對皇上,縣令,沒有一絲絲同情,都抱著可以趁機看熱鬧的態度。什麽你說快樂大師吃虧?哈哈哈,雖然大不敬,雖然不知道為何,莫名的,就是認為快樂大師不會吃虧,哈哈哈。

眾人都笑逐顏開,師祖望著小徒孫也笑得開懷。

快樂大師的心結解開,不光是要進京,他還興奮得來——

洗漱沐浴後,他硬是賴著和師祖一個床睡,在被窩裏和師祖呱呱呱:“師祖,‘縣令’得過天花,皇帝也得過天花;‘縣令’的舉動明顯不是普通人,保康還看不出來他的未來;大喇嘛對‘縣令’明顯態度不對……”

“師祖,保康早該想到。”保康小小的懊惱,“師祖,‘縣令’……師祖,縣令他還教導保康那些‘知識’,宮裏的皇子都學這些,將來豈不是要‘父子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