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4/7頁)

還有那沒有父母的孤兒,日常都靠宗族接濟的,自覺更沒有資格要求花銀子讀書,想讀書的,也偷偷摸摸地來聽課。

容若心裏嘆氣,快樂大師面對這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睛,心裏發酸。

七八個孩子發現這位一看就是貴人的人,還有快樂大師,都沒有罵他們,也沒有兇他們,更沒有那種異樣的眼神……你看我,我看你,其中一個孩子頭頭鼓起勇氣,怯生生地開口,“先生好,快樂大師好。”

發現先生和快樂大師都不說話,好像在等他繼續說,他雙手捏著破舊的衣襟,低了頭,聲音小得幾不可聞:“等我們長大了,補上束修,可以嗎?我們能賺銀子。我們在山上挖台蘑賣,我們做小工,現在也能賺到銅板……”

“我們不是偷學。不是小偷——”有其他的孩子忍不住開口,說到“小偷”眼淚出來。

一時間七八個小孩子有四五個在哭,大的七八歲,小的四五歲,面色尚好,不是那種面黃肌瘦的那種,卻都是一身破破舊舊掛滿補丁洗得發白的衣服,還有兩個孩子還穿著草鞋。

容若挨個打量這七八個孩子,快樂大師也挨個打量七八個孩子。

先領著他們去面館吃一頓飽飯,然後去澡池子洗刷幹凈,去衣服店買好衣服鞋子……一通收拾後,果然變了一個模樣。

容若面對這夥緊張不安的小孩子們,拿出最和善的笑容:“不怕。官府開辦的童學院,給五台縣的每一個孩子進學。”

快樂大師雙眼晶亮,奶聲奶氣地重復:“不怕。官府開辦的童學院,給五台縣的每一個孩子進學。”

眉眼笑開,親近歡快。孩子們看著他這般歡喜都忍不住露出笑來,隨即又怯生生地低頭。

兩個女孩子,五個男孩子,滿漢蒙藏都有。按道理不應該這麽膽小。容若猜測,估計是街上有人說他們“偷學”,傷了自尊心了。

容若:“都不要害怕。你們都是小孩子,想學習很好。縣令昨天說給你們想辦法,不用擔心束修,有時間來學習就好。”

“我們不要縣令幫忙墊付束修。”孩子們異口同聲,滿臉倔強。

容若當然知道這幾天有富戶要資助他們讀書被拒絕的事兒:“縣令不是幫忙墊付。縣令就那麽點俸祿,月月寄回老家一大半,沒銀子。”

“縣衙裏的師爺們捐的款,將來你們加倍還給師爺們,或者你們也捐款給其他沒銀子讀書的小孩子,如何?”

又是你看我,我看你,領頭的小孩子重重點頭:“行!”

容若牽著快樂大師的小胖手,領著這些孩子們去縣衙,獲得師爺們的一致歡迎。

觀察了這麽幾天,基本可以確定都是品性不錯的孩子,放心。

這些孩子們進學的事情解決,快樂大師開開心心地幫忙準備中學學院開學的事兒,日子不知不覺就過得飛快。到了九月份大豐收的時候,三封折子就大模大樣地擺在皇上的禦案上。

皇上:“……”揉揉眼睛,再揉揉眼睛。

乾清宮偏殿的采光非常好,批折子的房間寬敞明亮,折子上的字跡工整有力,熟悉得很。

皇上終於確定他不是“老眼昏花”,容若和阿靈阿、周培公也不是開玩笑。

阿靈阿和周培公就不說了,容若居然也能為了公事大膽上折子了?

再看看案頭上親信們傳來的信件。

快樂大師和他的師祖、老師們下山,奔跑在田間地頭那個快樂幺。

三位老師面對熱火朝天的秋收盛景吟詩作賦,畫畫寫字靈感不斷;快樂大師親自下地和農戶家的小娃娃學著拾稻穗,與民同樂不亦樂乎!

皇上特心酸。

他的面前,一邊是熊兒子一身青色僧服,挎著小竹籃子蹲在田地裏認真拾稻穗的小畫兒;一邊是還沒批復的一摞摞折子。

皇上就是再勤政也忍不住感嘆出聲:“熊孩子又玩瘋了,容若和阿靈阿也玩瘋了。”

抹一把臉,再仔細地看折子,發現熊孩子在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感受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不可言說的痛苦,心情更是復雜。

不過,這三封折子,都很有道理,都是針對大清的現狀。而皇上本人也是真的缺銀子,皇上也特痛恨欺壓百姓偷國庫銀子的“壞人”。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啊。

皇上擡手抹去滿臉“滄桑”。

要不,幹脆也學熊兒子來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他是皇上,說做就做。皇上第二天早朝就拿著折子給明珠、索額圖、法喀等等親近大臣,讓他們輪流傳閱。

“都給朕好好看看這三封折子。”皇上面無表情。

秋日早朝天還蒙蒙亮的時刻,冷冷且冷冷的禦門大殿裏,除了皇上看不出來情緒,滿殿的文武大臣們、肱股之臣們,都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