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3/3頁)

可納蘭老師一肚子想說的話,都說不出來。

他明明有能力若不答應,這不是告訴小阿哥,權利之爭大過國家和百姓?

好在還有阿靈阿在。納蘭老師幹瞪眼,心裏不停地念佛,語氣生硬:“周縣令和陳總舵主有話盡管說來,容若和阿靈阿盡可能幫忙周旋。”

保康一把抱住納蘭老師的大腿,仰著小胖臉笑得那個燦爛:“謝謝納蘭老師。”

納蘭老師抱著小學生,扯著嘴角盡力維持風度:“嗯,納蘭老師既然遇到了,不能不管。”

周縣令肚子裏笑得腸子打結。

陳近南也在心裏暗樂。

陳近南回憶地說道:“方法確實有。……也有類似的土地兼並情況,張居正大人曾經主持變法改革,大致總結就是嚴查官員、興修水利加‘一條鞭法’。’

“‘總括一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一概征銀,官為分解,雇役應付。’

即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大幅度簡化征收手續,減輕農戶負擔的同時,使得地方官員難於作弊……”

陳近南說著說著,想起張居正實行改革的成果,他本人死後的遭遇,前朝廢除改革之法後土地兼並更加嚴重的情況,情緒低落。

周縣令則是發愁,這個改革他當然也知道,可事情好是好,怎麽和皇上說?皇上正要收攏文人士族的心,打仗還需要富戶們出銀子……

保康的目光在周縣令和陳英雄、納蘭老師的身上轉來轉去,這時縣衙的一位師爺給他送來一個蛐蛐兒還有其他玩具,他立即被吸引了注意力。

阿彌陀佛,快樂大師相信你們的能力。

納蘭老師瞧著小學生這幅無憂無慮玩樂的樣子,到底是開了口:“不光是農戶的事情,匠役……子孫遷徙亡絕,闕額無征,有司或代為捐解,或派累小民,官民交困……

不若奏請皇上,匠役亦歸地丁銀一起征收。”

周縣令反應過來,猛地一拍大腿:“納蘭老師這個主意好。每畝加增絲毫,而賦無闕額,官民俱免賠累。”

“而匠人沒有了徭役的負擔,也可以走動走動,不必困守一方。農戶們也是。哎呀,這樣一來,作坊做工的人也多了起來,地方官可以收的商稅銀子也多了起來……”

這不就是,盤活了?

周縣令大為激動:“下官也給皇上上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