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頁)

快樂大師笑得歡樂,小胖手指向縣衙的方向:“縣衙。”

納蘭容若也沒多問,就這麽抱著他來到縣衙。

縣衙裏頭,周縣令和陳近南他們都在,正在商議先開幾所童學試點的事情,看見他們兩個來了就征求他們的意見。

保康和納蘭老師聽著都來了興趣,一起提意見,咳咳,重點是保康。

那個叫興致高昂,滔滔不絕。

“阿彌陀佛。光學蒙學四書和四書五經是不對的,我們五台縣的小孩子不能只為了科舉而讀書,要為了五台縣的富裕強大而讀書。簡單的算法、天文、地理……”

滿臉“沉穩”地掰完兩只手的手指頭,面對眾人的呆愣面不改色,接著:“感興趣,有天賦的小娃娃還可以學習技藝,師祖說過,人學一個‘一技之長’,有個養家的本事很好。”

“蓋房子的學問、做賬的學問、滿漢蒙藏廚房的學問、繡花、禮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都可以學。”

眾人:“……”

“師祖”你都教導了小阿哥什麽?

眾人發出內心的呐喊,呆呆地瞧著快樂大師的一雙小胖手,瞧著肉窩窩,多可愛,可是等到十個胖乎乎的手指頭輪流掰兩遍,眾人感覺自己的小心肝兒也顫抖了兩遍。

大家夥兒面對快樂大師發表完大論後等候回應的小樣兒,第一反應,我們長大了,不用學了。我們小的時候沒有鼻涕拖拉滿臉不知道擦,也沒有吃飯之前不洗手。

第二反應,幸好小阿哥沒有將他自己學習的其他內容列舉出來。

納蘭老師定了定神,回想他這些天看到的,街上小孩子臉上身上的潔凈情況,首先表示支持:“快樂大師說得對。小孩子不應該為了科舉而讀書。”

周縣令臉皮一抽,納蘭老師站著說話不知道腰疼。不過,讀書人怎麽可能是為了科舉那?就算不是“出將入相濟世救民”,那也是“一技之長足以養家糊口”!

周縣令也“一腔正義”:“快樂大師說得對。小孩子不應該為了科舉而讀書。”

“說句大實話,對於鄉間的孩子,簡單的算法、地理,還有那什麽蓋房子學、廚藝學、繡花學、禮儀學之類的,比教導四書五經簡單多了,也實用多了。”

快樂大師大眼睛一眯,小胸脯一挺,神氣活現。

陳近南:“……”

陳近南覺得他很有必要提醒他們:“繡花,禮儀,都是女娃娃?”

其他人:“……”剛反應過來。

可是,“女娃娃學學繡花和禮儀很好,將來找一個好婆家,好嫁人,也好做活計補貼家用。”

“女娃娃也應該讀書識字,應該知道怎麽做賬理家。”

周縣令和納蘭老師幾乎是異口同聲。

周縣令是人生經歷多了知道老百姓過日子不易,能多一份收入那就非常好,哪還分什麽男女?

納蘭老師是高屋建瓴,他成長的環境,他接觸到的女子,那都是可以說一句“才女”。

陳近南無奈地搖頭。

一個周縣令雖然功與名利但也知道民生艱難。一個滿洲貴胄,高高在上,但也沒有看不起老百姓。

更難得是,三歲的小阿哥天真爛漫,聰明伶俐中還有一顆小兒赤子之心——面對小阿哥的大眼睛,不說他們,就是自己,也不忍心拒絕。

陳近南無奈地點頭答應:“女娃娃學學也好。”

保康瞧著陳英雄的神色,沖著他笑嘻嘻。

其他人反應過來,也都沖著“陳英雄”笑——這些人裏面,就陳英雄有治理地方的經驗,還是成功經驗,這事兒當然還是要靠他。

陳英雄:“……”

“快樂大師今天來衙門,有事情?”

快樂大師這才想起來他的來意。

一口氣將他聽來的事情說完,義憤填膺:“富商使得手段低價購買土地,還將土地掛在他那個科舉女婿的名頭下面免稅,這是坑完百姓坑國庫,嚴辦,嚴辦。”

嘴裏喊著狠話,大眼睛瞪圓,雙頰氣得鼓起,整個一副要自己親自去霍州“懲惡揚善”的架勢……看得周縣令恨不得給小祖宗跪下。他怎麽和小祖宗說這些個,在其他州縣普遍發生的事情?

保康看見周縣令的反應氣呼呼地轉頭看向他的陳英雄:“陳英雄有好辦法盡管說來,快樂大師找老師們幫忙。”

說著話,他還自豪地拍拍胸膛:“快樂大師有三個老師!還有一個全國聞名的掛名老師!”

那個嘚瑟的勁兒……

周縣令:“……”呆。

陳英雄:“……”呆。

納蘭老師:“……”更呆。

納蘭老師作為快樂大師的老師之一,真心想不到,老師還有這個“責任”——就算他不想參合進奪嫡之爭,他也是納蘭家的人啊,小阿哥。不對,他只是一個老師,不是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