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鹹魚第三十四式(第2/4頁)

這時候時辰差不多到了子時,家家戶戶的千響鞭炮聲不絕於耳,池縈之站在院門口,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和羽先生相互拜了年,道了‘新年大吉’,目送著羽先生青竹般的背影瀟灑告辭離去。

她心裏感慨著,天底下還是好人多。羽先生趕在除夕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好菜送過來,大家熱熱鬧鬧過了個好年,確實是個難得的好人哪……

她的感動維持到了第二天早晨。

第二天大清早,正月初一,一道旨意從天而降,哐——砸在蒙頭大睡的池縈之和樓思危兩個人頭上。

冬天天亮得遲,邊際晨光剛剛泛起魚肚白的時候,老仆們匆忙從庫房裏搬出落灰三尺厚的紫檀木香案和紅布,手忙腳亂地擦幹凈了,池縈之穿戴整齊趕出來,全府上下跪迎接了旨。

睡眼惺忪的不止池縈之一個,還有一同出來接旨的淮南王世子樓思危。

兩人半夢半醒間被天上掉下來的‘散騎侍郎’職位給砸懵了。

傳旨太監宣讀完了聖旨,把兩套海青色文官袍親手捧過來,“恭喜兩位世子爺。散騎侍郎乃是五品的官職,雖然並無六部日常職務,但是可以隨王伴駕,出入宮禁,乃是一等一的好差事呀。”

池縈之夜裏沒睡足,頭昏腦漲地在風裏站了半天,才想起來問一句,“今天不是大年初一嗎?六部衙門早在臘月就封了印,怎麽會今天下聖旨呢。”

傳旨太監笑容滿面回復她,“衙門是早就封了印沒錯,但聖旨是臘月裏早就擬好啦。就等著今兒傳旨。”

樓思危猶猶豫豫地問了句,“聖上他不是抱病嗎?咱們隨王伴駕……是要去宮裏侍疾?”

“嗐,陛下跟前侍疾的差使自有人做。兩位世子無論是按年紀還是按輩分,伴駕的差使,伴的自然是東宮。”

傳旨太監解釋完,笑呵呵躬身行禮,“兩位世子爺大喜。兩位領了散騎侍郎的差使之後,還請和東宮裏的令狐大人商議一下,早些排個輪值日程出來。東宮若是有事,也好按照輪值表傳喚各位。”

樓思危這次倒是記得給銀子,正好又是大年初一的好日子,他從袖裏摸出一封鼓鼓囊囊的大紅包,塞給了傳旨太監。

傳旨太監笑得眼睛都眯縫起來了,客氣了兩句,樂呵呵把銀封收入了袖中。

望著傳旨太監的背影消失在門外,池縈之盯著海青色的官袍發呆。

徐長史走過去兩步,提起官袍抖了抖,難以置信地反復查驗著官袍紋路, “怎麽回事,昨晚才說得好好的,‘年後離京返程’,這、突然封個散官的官職是怎麽回事?”

樓思危這時也回過味兒來了,驚道,“給咱們封了個官,那、那咱們是不是回不了封地……要留京了?!”

他大聲道,“昨晚羽先生明明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啊!是不是哪裏弄錯了!”

池縈之走過去,把兩套官袍從徐長史手裏接過來,比了比尺寸。

兩套同樣質地、相同花紋的五品官袍,尺寸卻不一樣。一個腰身明顯放寬了幾寸,高度也略長了一寸。

池縈之把腰身略窄的那件往自己身上比了比,個頭正好。

她把另一套給了樓思危,樓思危也往自己身上比了一下,正合適。

——不僅早就幫他們準備好了官袍,還貼心地修了尺寸……

她這才後知後覺地想起羽先生昨夜說的那句‘胖了三斤,尺寸正好’……

原來是這個意思。

媽的。

“幫我寫封信給父親,把今天聖旨的事說一下,盡快發回平涼城。”池縈之站在原地想了一會兒,吩咐徐長史道。

徐長史小跑著奔向書房。

樓思危也急急忙忙地回自己院子,去找隨行幕僚商議了。

中午時分,寄居在鴻臚寺準備的官邸的廣陵王世子韓歸海遣了人過來打探消息,兩邊通了氣。

原來被東宮惦記的不只是隴西王府這邊,韓歸海早上也收到一模一樣的聖旨,同樣被封為五品散騎侍郎,聽候東宮召喚。

實在是難兄難弟。

又過了幾天,日子還在新年裏,沒到正元節呢,東宮的輪值表就送過來了。

樓思危排第一個。

韓歸海排第二個。

池縈之排最後。

“羽先生說,三位世子不分前後,輪值是按年紀排的班,還請各位世子體諒,不要為此爭執。”

送來輪值表的東宮侍官轉述了羽先生的原話,又躬身行禮,

“傳太子爺口諭,‘新春無事,各位世子待家裏閑著也是閑著,閑則生事,索性明日便開始輪值吧’。”

樓思危:“……”

池縈之:“……”

拿著輪值表的樓思危要哭了,“我、我是第一個?明天就要上值了?”

他委屈看著周圍張燈結彩、布置得熱熱鬧鬧的院子,“還沒到上元節,我們連新年還沒過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