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第2/3頁)

那地方叫“得意樓”。

溫摩知道得意樓,確切地說,京城就沒人不知道得意樓的,那是清涼街最好的酒樓,王公大臣們都愛下的館子。

但大概只有極少的人知道,得意樓還兼賣各種消息,據說只要付得起價錢,得意樓能告訴你皇帝哪一天駕崩。

對溫摩來說銀子不成問題。

問題是,她出不去。

比如這會兒才和劉嫂說了幾句話,傅嬤嬤就板著臉走進來,問:“大小姐今日的刺繡做了沒有?”

當然是……沒有。

溫摩無奈地拈起針線。

她的手射箭握刀樣樣來得,閑時還能翻瓦修橋打井蓋房子,偏偏拿這根小小的繡花針沒辦法,光是捏住它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還要它找準了地方戳下去,更是難上加難。

溫摩繡了半天,繡得心頭窩火:“我又不是嫁過去當繡娘的?能不能別繡了?”

傅嬤嬤道:“姜家自然有針線上人供大小姐使喚,但新郎的鞋襪乃是新婚之夜給出郎君的禮物,每一個新娘都得親手做,夫妻才能和美。”

溫摩撇撇嘴:“就我這手藝,做了他也不會穿呀!”

“穿不穿是姑爺的事,做不做卻是小姐的事。”傅嬤嬤目上光銳利地一掃,“這幾針又錯了,拆了重來。”

溫摩肚子裏一聲哀嚎。

好想知道自己上輩子是怎麽熬下來的。

“賜婚的聖旨已經下來了,陛下命禮部協辦婚辦,並且要親自為姜家二公子與大小姐主婚,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來的榮耀。到時候太常寺的人肯定也要來,婚禮全程都有宮裏的人盯著,您說您要是送給一雙歪歪扭扭的鞋襪出來,還不要給人家笑話死……”

傅嬤嬤的聲音叨個不停,溫摩卻忽然想到了一個可趁之機,“婚禮之前是不是還是先提親?”

傅嬤嬤道:“這個自然。雖說時間緊,但過場一個也不能少,不然怎麽說得過去?”

溫摩微微一笑,十分配合地開始拆線重來。

*

三月初八,姜知津上門提親。

溫家高朋滿座,賓客如雲。

重生之後,溫摩才知道中原的嫡庶之別有多大,上一世姜知澤來提親的時候,雖說京中泰半貴人都來了,但少了風氏皇族的宗親們,場面就要差好多。

這會兒整個侯府上上下下紅燈高掛,彩袖招人,前廳後院分男賓女客招待,熱鬧非凡。

領著姜知津上門的人是昭王,昭王同陛下及平樂長公主皆是一母同胞,感情深厚,聖眷尤隆,自身也是弓馬嫻熟,和溫嵐私交不壞,這次奉聖命前來提親保媒,昭王在席上和溫嵐喝得暢快淋漓,賓主盡歡。

姜知津規規矩矩地向未來泰山大人敬了酒,便乖乖跪坐在席位上,身姿挺拔,望之如芝蘭玉樹,端得是一表人材,只是……沒有片刻便提著酒壺細瞧上面繪的吉祥如意石榴圖,連酒從壺嘴裏灑了半身也不知道。

溫嵐看著,半是滿意,半是嘆息。

滿意者,除了太子,天下間再也找不出比姜家嫡子更尊貴的人了,阿摩嫁進姜家,當能一世無憂,且還有余澤庇護溫家。

嘆息者,自然是夫婿笨笨傻傻的,阿摩受委屈了。

昭王當然知道溫嵐的心意,心中知道這也是人之常情,誰願意把女兒嫁給一個傻子呢?一面讓人扶姜知津下去更衣,一面向溫嵐道:“陛下說好久沒辦喜事,對這些婚事可是著實看重,前兒個還在禦書房問我給侄女什麽誥命好,我說都是自家人了,那還不是什麽好就給什麽哈哈哈!”

這算是皇家對溫摩的補償。溫嵐起身謝恩,口稱:“當不起。”

*

後花園裏衣香鬢影,公主郡主們穿著最時新的春裝爭奇鬥艷,這個圈子憑溫如的身份一直混不進去,沒想到往日這些高不可攀人物全到了自己家,還拉著溫如一口一個“阿如妹妹”,把個溫如樂得暈淘淘地,酒都喝得比平時多些。

古夫人溫言道:“阿如,你頭發有點松了,快回去理理妝吧,莫要失禮。”

溫如知道這是母親嫌她跳脫得有些過頭了,要壓一壓她的興頭,她只得聽話先退出來,“哼”了一聲,“娘也真是的,管我管得這麽嚴,那個鄉巴佬都爬上人家床了,也沒見她管一下。”

丫環道:“小姐何必生氣?等將來小姐嫁給姜家大公子,場面定然比今天還要熱鬧。”

這話哄得溫如開了心,拿團扇敲了丫環一下:“還是你會說話……”

丫環便忽然變色,拉著她避到一旁,溫如一轉身,就見一道修長人影走近,笑嘻嘻向她行了個禮:“這位姐姐,請問新娘子在哪裏?”

溫如之前也見過姜知津幾次,但都是遠遠瞥上一眼,且視線很快就會轉到姜知澤身上去,此時細看,才驚覺姜如津肌膚如玉,眉眼生光,含笑的模樣比此時春日的陽光還要耀眼些,整個人忍不住呆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