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2頁)

待他們離開之後,人群是徹底炸開了。

裏長抹了一把汗,看著他們離開的方向,顫抖著手打開方才官老爺交給他的名單,他是讀過幾年書的,後知後覺,又哭又笑。

在趙言到訪村莊的第三日,京城忽然有大波人口聚集,無關哪家官員後院隱私,也無關哪家閨閣女子……不同以往,這是一次以京郊村民為話題中心的熱鬧。

“聽說明年開始,要是不想去服役的,可直接交銀子給官府,這銀子交多少,也是官府固定了的。”

“你說的是真的?”說話的是一個瘦骨嶙峋的老人,他家中只有一體弱的兒子,他兒子明年就到了服役年齡了。他們村,今年就有一人為了讓兒子不去服役,塞了大把銀子給官府,結果人去服役了,錢也沒要回來。他正愁這事呢。

“真的,老大爺,我能騙你嗎?官府都已經貼了榜了。”

“還有啊,以後我們也不用怕別人占了我們田,我們還要幫他們交稅的事了,這地早就算到我們頭上,登記完是固定的了,要買賣田地,又是另一回事了。”

“你們說的這些算什麽,我告訴你們啊,我昨日剛去官老爺那裏交了稅,你們猜猜怎麽的,我們家在酒樓賬房的兒子,給我們算了一算,把之前交的實物稅折合下來,我們足足少交了四兩銀子!”

“我家也是,少交五兩四錢,這錢都足夠我們家給兒子娶個媳婦了。”

“……”

對比滿面紅光的鄉下百姓,有不少鄉紳和官僚卻是愁了臉。

然而趙言算完百姓的之後,最終算了他們的賬。

足足二十日,輾轉來回,趙言和戶部的人一日未歇,才陸陸續續地將京城今年的稅款收了上來。

他們也急於向皇帝向百官證明。

也多虧了百姓的宣揚,鄉下村民們都主動且急切地排著隊交稅,這種場面,千百年來不曾出現過,震驚京城人。

一擡又一擡的銀錢擡進了戶部,且這還單單是京城的。

然而他們戶部的人已經從中看到了今年會暴增的稅款,接著會充盈的國庫。

王大人特意讓戶部的主事把裝銀錢的箱子給擦洗幹凈了,沒辦法,那箱子空了太多年了,只怕已經潮了。

趙言見到他興奮地抹眼睛,伸手拍了拍他肩膀,“王大人?”

“誒,讓你見笑了。”王大人擡起頭,明顯可見其膚色比以前黑了不少。

“趙言啊,你說說我們以前浪費了多少錢啊,之前收稅還要收絹和布,路上損耗多少,到了我們手中的又有多少,還是這銀錢好,不重又便於運輸。”

趙言聽他叨叨著,臉上始終帶了笑意。“嗯,還是有好處的。”

“不行,我不放心,我再去看看。”王大人背著手進屋去了。

趙言搖搖頭,趁四周無人,松緩了下僵硬的手腳,如今已經快十一月中旬了,京城的事才算告一段落,後續十二月之後等地方的繳上來時候又是大忙,且也不知地方到底能不能落實好。

仁元帝只看到眼前的銀錢,心情大好,至於地方,京城都能落實,地方又為什麽不能?

將銀錢擡進國庫的那一日,陳庭正也收了手,不少官員因此保住了命,但他們還不知道,因為夾著尾巴做人太久,夾著夾著就習慣了。

收完京城款項,又得了皇帝的賞賜,王大人親自掏腰包請戶部的人在酒樓中大吃一頓。

趙言仔細算了算,自從九月份以來,他大概連軸轉了四十五天。

戶部的人滿面紅光,每桌都叫了三四壺酒。戶部中最苦最累的還要屬趙言和王大人,因此他們是被敬酒的主要對象。

“趙大人,王大人,我們敬你。”

對著他們熱情的笑容,趙言無奈舉起酒杯,他方才出去一趟,早就另外叫了一份淡酒。

“來來來,趙大人,喝了這杯酒。”有眼色的人已經隱約有了想法,趙言,或許以後會爬得很高。

趙言禮貌地笑著敬了回去,他還敬了王大人一杯。

“趙言兄,我也來敬你一杯。”秦榮自上回到現在,很少在他面前出現,也變得埋頭苦幹起來。

“好,”趙言喝下他敬的酒。

“大家吃吃喝喝,不要客氣啊。”王大人大手一揮。他是過了明路的,因而不怕傳到仁元帝那裏去。

受氣氛影響,趙言一時多喝了兩杯淡酒,又佯裝有些醉了,那些人才放過他。

王大人請他們吃飯是用了心的,桌上的菜都是酒樓大廚的拿手菜。

趙言等吃完了,才後知後覺,這家酒樓是他媳婦的?

散場之後,已經是夜深了,待他們離去,趙言走到櫃台那邊,掌櫃自然是認識他的。

“老爺,”掌櫃恭恭敬敬迎過來。

趙言揉了揉眉頭,點了幾道家人愛吃的小菜打包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