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旨意是與協同的官員一齊抵達地方的,卻要比趙言預料的時間要早,畢竟皇帝在上頭催促著。

此外,為了保持平衡,地方監察官同中央禦史台合作,一齊抄了幾個富庶地方的官員,押送至京城。

半個月時間,趙言和王大人陸陸續續聽到有類似這樣的消息傳來,他們同時也將京城該丈量的土地丈量好了,其中包括公廨田、職分田和永業田,力圖做到精確完好。

王大人愣生生被他拖著瘦了幾斤,當著趙言的面誇他意志堅定,做事踏實。

數據整合之後,以此算出來的田賦,合並雜稅和役使人身稅,得出了一個準確數字,直接貨幣化,每年秋按照計算得來的稅上交銀兩。

十月中旬,京郊的百姓久等不來官府收稅,負責這方面的官員領了旨意也是一直沒有動靜。

官員不來,百姓對著一倉的糧食也不敢多動,生怕多吃了兩口,明年又熬不到秋收。

同時更惆悵的是免課稅戶,在聽到風聲時,就將兼並而來的小部分土地還給了課戶,地裏的糧食也是匆匆忙忙收完。如今是一聽到風吹草動便把腦袋縮回去,不敢輕易動作,就怕被人抓住把柄。

趙言這半月來在京郊轉了一圈才知道,貧困的百姓,千百年來都是存在的,甚至不以地域為差異,別看京城富庶,然而遠離京城卻還受京城管控的地方,也還有因為人丁多地少稅負重而吃不飽飯的。

待看到這般場景,趙言也覺得自己的做法變得有意義起來。

十月二十,愁著交稅一事的京城安山村村民,忽然被遠處的敲鑼打鼓聲吸引了過去,得到消息的裏長也是匆匆忙忙將他們召集。

不同於以往,趙言和王大人這回是以身作則,帶領戶部幾人和負責收稅的官員,親自到達京郊村落普及新的稅策,且當場收稅。

上百個京郊的百姓被這陣勢嚇了一跳,齊刷刷跪下,趴在地上,“拜見官老爺,”

打頭的是一個矮胖的官員,在王大人的示意之下,拿過一旁下屬手中的鑼鼓敲了兩下,“咳咳,人都到齊了沒有?”

跪在地上一白發老人是安山村的裏長,他頭趴在地上,緊張道,“稟官老爺,到齊了,都到齊了。”

“行了,先起來吧,”矮胖官員將鑼鼓還給一旁的下屬。

上百人戰戰兢兢起來,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之中有人犯了事。

在王大人的示意之下,他清了清嗓子,語氣還算隨和,“你們或許在尋思官府為什麽這麽久還沒來收稅,本官告訴你們,是因為今年的稅收已經改了。”

他話還未說完,多數民眾的心已經往下沉了,難怪呢,有人已經在想要增稅多少了,心不斷往下沉,彎駝的背似乎更駝了。

官員視線掃過他們,道,“今年因為是新稅制,所以由我們來負責征收,以後等你們熟悉之後,自己去官府交。”

裏長嘴唇哆嗦了兩下沒敢說話,他同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樣,是官家要提稅了,因此他心裏瞬間一苦。

“趙大人,”官員開了個頭,便將位置讓出來,“你來說吧,”

“好,”裏長只聽到了清朗年輕的聲音,他余光掃見了月白色的衣角。

趙言視線掃過戰戰兢兢的百姓,轉頭與王大人對視了一眼,他們來之前就商量過了,具體怎麽收,先不用同他們講,等待會他親自點名,讓喊到名字的人出來,當場算出他家要交的稅。

趙言從旁的下屬手中接過名單,“李三,”

人群有一下的嗡嗡聲,他們刷地看向李三。

李三是個三十出頭的男人,瘦高且黑,他撲通一下跪了下來,“官,官老爺,我,我沒,”沒犯事。

趙言聲音溫和,“起來吧,今日找你們就是為了稅收的事,不是因為你們有人犯了事。”

李三趴在地上不起,使勁磕了兩下頭,兩股顫顫。

趙言見狀只好拿著一旁冊子,“李三,京郊安山人士,家有男丁九人,今年達到服役年齡的男丁二人,田地和雜稅……合並計算之後……”

他的聲音緩緩道來,清朗溫和,莫名安撫了不少人的心。

“所以李山,你今年要交的稅是十二兩五錢三厘。”

“李樹,”趙言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又念了一人的名字。

方才被念到名字的李三,久久趴在地面不動,額頭出了冷汗,直到一陣冷風吹過來,他霎地瞪大了眼睛,兩眼睛直愣愣地看著地面。剛才官爺說的什麽?

趙言只念了五十人左右,嗓子抵不住,退下來讓王大人接著念。

這日,安山村人都度過了十分玄幻的一天。

名單已經念到了尾巴,多數人已經反應過來了,官老爺說是來收稅的,剛才還給他們算了要交的稅收。

京城附近有不少村落,趙言還得去另一處,因此他們沒有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