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門天驕【11】(第2/4頁)

很快那群人走了過來,楊爺爺年紀大了,耳背,但眼神還不錯,一眼就瞧見了人群中豐神俊美的孫子,連忙扔了拐杖,快步如飛的走過去:“元嘉哎!我的好孫兒!爺爺可把你盼回來了!”

元嘉在眾人的簇擁中被楊爺爺抱住了,撲鼻而來的是楊爺爺身上洗得幹幹凈凈的衣服上傳來的香皂味道,他伸手回抱了一下楊爺爺,溫聲道:“爺爺,我回來了,外面風大,快進屋吧!”

楊父站在旁邊撿起自己親爹扔掉的拐杖,看著爺孫倆溫情相擁的感人場面,莫名有點心酸:爹啊,我的親爹,您老人家是不是看不見您旁邊杵著這麽大的一只親兒砸?

楊爺爺拉著元嘉的手,朝自家走去:“走走走,回去叫你奶奶給你做好吃的!”

路上偶遇元嘉父子跟過來的村民們也識趣的告辭了,不打擾元嘉一家人團聚了。

等進了屋子,楊爺爺準備關院門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身邊還有倆人:“你倆啥時候來的?”

楊父楊母:“……”感情您現在才瞧見我們兩個大活人啊!

<<<<<<

“元嘉哥!你回來啦!”楊三柱見到元嘉時也非常興奮的沖出來,然後注意到旁邊楊父楊母,連忙喊人,“二叔二嬸!”

楊父楊母微笑點頭,總算沒再無視他們倆了。

楊奶奶見了元嘉,那比楊爺爺還熱情,直接把楊爺爺給趕去廚房做飯,自己拉著有出息的寶貝孫子噓寒問暖。

楊爺爺出身貧苦,雖然家裏做飯一直都是楊奶奶來做的,但不代表他不會做飯,反而廚藝還相當不錯。

元嘉第一次品嘗到楊爺爺的廚藝,還十分驚訝:“爺爺,您做的菜味道可真好!”

楊爺爺得意的揚眉:“那是!爺爺年輕的時候可是跟在大廚身邊偷學了幾手,那可比你奶奶做的……”他忽然看了一眼楊奶奶的臉色,“要不是你奶奶做的飯菜比我做的更好吃,我的手藝也不至於這麽多年都派不上用場了。”

強烈的求生欲JPG

元嘉埋頭吃飯,楊父倒是忍不住差點笑出聲來了。

吃完晚飯之後,村長與族老就上門了:“元嘉啊,恭喜恭喜!現在要叫你探花大人了!”

探花大人?這是個什麽奇怪的稱呼?

元嘉說道:“你們是長輩,直接稱呼我為元嘉即可,不必客氣。”

村長和族老們都還算是拎得清的人,因此元嘉也願意敬重他們幾分。

村長與元嘉商議起明日祭祖的事情,元嘉想起自己回鄉之前做好的計劃,便對村長和族老們說道:“大家同為楊家族人,光靠我一人終究不夠。我打算出資在村子裏建族學,讓村子裏的孩子都入學讀書,若是有天賦的,就由族裏出資供其科舉,我將來也好有一二同族做幫手。”

村長是上過私塾讀過書的,見識比普通村民多,又有元嘉這個出息的例子在前,當然明白讀書的好處。

他聽元嘉說願意出資在村子裏建族學,二話不說就同意了:“這是好事啊!全族人都要感謝你,等明日祭祖,我就當著老祖宗的面兒把這事兒公布了,讓所有人都記著你的恩情!”

元嘉笑而不語,在明日祠堂裏將此事公布於眾,村長估計也有點防備他反悔的意思在裏面。

但出資建立一個族學,這點小事他還是辦得到的。而且讀書使人明智,同族之人多讀書,對律法多有敬畏之心,就不會在無知的情況下做出什麽坑全族的爛事來。

本來元嘉還想給族裏置辦祭田的,只是現在他手頭上的錢還不足以置辦太多祭田,便打算再等等。

翌日清晨,村長就開了宗祠,將楊家族人中出了一個探花郎的喜訊祭告祖先,同時宣布了元嘉出資建立族學的好消息。

元嘉作為榜樣,等於是把讀書讀出頭的好處擺在了眾人的面前,幾乎是家裏有孩子的人毫不猶豫的就把兒子孫子送進族學。

不僅是楊家村,就連附近的村落和平安縣都受到元嘉這個探花郎的影響,入學孩童數量急劇增多,孩子的家長們都夢想著自己孩子能成為第二個楊元嘉,帶著他們雞犬升天。

<<<<<<

平安縣,珍寶閣。

元嘉在楊三柱的帶領下把珍寶閣轉了一遍,看著裏面的各種在這個時代十分稀罕的商品,還有楊三柱那層出不窮的打折、滿減、買送等吸引顧客的活動,讓珍寶閣的生意十分興隆。

看著客流量,元嘉微微點頭,對楊三柱說道:“你在經商方面還算有天賦。”雖然占了穿越的便利,但能把珍寶閣經營得蒸蒸日上,也是楊三柱的能力。

元嘉轉頭看向楊三柱,表情嚴肅的問道:“三柱弟弟,你確定你真的要走經商之路嗎?如果你後悔了,現在還可以重新入學讀書的。”

楊三柱看著自己店鋪裏排列整齊的櫃台,沉思了一會兒,忽然笑了起來:“我確定。我經商的時候,感覺很快樂,但讀書的時候卻感覺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