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6頁)

康熙瞟了他一眼,叫了起,才笑道:“可曾用膳?”見太子搖頭,便招呼著一道坐下。

見太子坐下,姜照皊便起身,笑吟吟道:“那臣妾先回去,您二人好好聊聊。”

被康熙給拉住了,示意她好生用膳就是,就轉而看向太子,先是問了幾句功課,見背的還可以,這才不再多言。

姜照皊在一旁聽著,只覺得這樣的操作挺叫人吃不下飯的。

這問問功課,緊張一下,誰還有心情吃飯。

到底她管不著,也就悶頭用膳,等著他倆交流,兩人閑閑的敘著話,說些家常,康熙還挺細心的,一會兒問侍講如何,一會兒又問奴才們伺候的可盡心。

太子無有不應,一一回答,不大的孩子,還挺有條例的。

許是因為她在,太子又說了一會兒,便直接起身走了。

姜照皊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忍不住笑,柔聲道:“太子進退有度,是個好儲君。”她這話一出,康熙反而詫異了。

他一直攔著不許後宮的人和太子多做接觸,就是因為後宮諸人的想法,他心裏都一清二楚。

而這膝下有阿哥的,哪個不想取而代之。

他擔心太子年幼,被旁人教唆壞了,便一直護的緊,誇太子的不是沒有,所有的誇贊後面,有時候都會加個但是,縱然沒有明說,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認真的打量著仁妃神色,她顯然是打心眼裏這麽想的。

他真真意外,沒想到仁妃會這麽想。

姜照皊隨口道:“您現在春秋鼎盛,再過二十年,太子成年,您依舊春秋鼎盛,到時候如何安排,可要想仔細了。”

她這也算是提前給他打個招呼,畢竟在歷史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個。

一個迫切想要權,一個正當年不可能讓權。

再加上康熙養出來的孩子,個個都是狼崽子,在後面

出謀劃策,煽風點火。

原本就不太和諧的關系,瞬間分崩離析,最後被胤禛撿漏。

康熙聽完怔住,他從來想過這個問題,思索半晌,才認真道:“你說的問題,朕會細細思量的。”

說完又忍不住笑:“那你如何能篤定,朕就能活到那時候。”

早早的立了太子,也是擔心像前朝那樣的情況出現,皇帝沒了,但是儲位未定。

“您長命百歲呢。”她隨口道。

康熙矜持的笑了笑,沒有反駁,這話也無從反駁,仁妃的話,讓他心裏跟吃了蜜一樣甜。

“油嘴滑舌。”笑罵一句,這一茬就揭過了。

又玩了一會兒,姜照皊直接走了,康熙回去處理政事。

等回去之後,她在思索,到底該如何處理太子與兄弟之間的關系,以歷史記載來說,太子被捧著長大,等他明白和弟兄們的不同時,所有皇阿哥見了他都要行禮,就連他的老師,也得跪著給他講課。

這是康熙給他的恩典。

但這都是龍子鳳孫,若是平禮也就罷了,動輒叫人打千跪拜,這誰扛得住。

到了第二日,一大早就交代禦膳房備著東坡肉要用的材料,都收拾好了,分門別類的放好,等她取用。

這東西要小火慢燉才入味,至於做法,東坡先生早已經寫過詩了,照著做便是。

姜照皊一進小廚房,田田就笑著湊過來給她打下手,見東西都收拾好了,就把燒火宮女給擠走,非得自己來。

看著他笑了笑,她沒說話。

想到康熙和太子的對話,她便笑著問:“功課可完成了?”

說起這個,田田頗有些自得:“已背熟了,老師誇奴才聰慧呢。”

姜照皊隨口挑了幾句問他,田田回答的很順暢。

抿了抿嘴,田田低聲道:“奴才想吃野菜糊糊了,不若明兒做來吃好不好?”他不敢要求主子給他做,這麽說,就是想自己做。

姜照皊怔了怔,側眸看向田田。

對於她來說,冷宮時光,是她最落魄的時候,也是漫長時光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環。

除了剛開始會想一想,接著就徹底拋在腦後,有時候可想的,左右都是受苦受難。

可對田田來說,就不一樣了,田田覺得,縱然吃穿不愁,還有

老師教讀書,可跟他在冷宮中,和主子相濡以沫那些日子比,他情願回到過去,又想著主子能好好的,就格外想念野菜糊糊的滋味。

與其說是想吃野菜糊糊,不如說是想念當初了。

見主子沉吟,他的心漸漸沉到谷底。

有些阻喪的想,他這樣是不是不對。

正在失落,以為他不會同意的時候,就聽主子的聲音響起,如同天籟:“成,你去準備材料,本宮做來吃。”

相對於奴才來說,她覺得田田更像是個家人。

故而願意寵著,不過這些日子,身邊伺候的奴才多了,來來回回的人也多了,她對他有些忽視,也難怪這會兒可憐巴巴的想吃野菜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