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4頁)

好半晌,永安侯夫人才長長的籲了口氣,搖頭坦言:“她不是你的親生妹妹,當年我就只生了一個孩子。”

盛歡看著永安侯夫人,眼眶微紅,心臟狂跳不已。

只要她的生母不是不可理喻,一味的偏袒趙舒窈,那麽她與趙舒窈真正的各歸各位,指日可待。

“這件事,娘會查清楚的,必定不會教你白受委屈。”永安侯夫人拍拍她的手。

接著她又主動提起寧紹。

“那日娘雖然替你擋下了寧家大公子的提親,可是當時在宮門口,終究是你親口說自己心悅於他。”

盛歡想到那日之事亦是一陣頭痛,要不是淩容與欺人太甚,她被逼得沒有辦法,當時也不至於那般口不擇言。

“歡歡若真的早與太子定情,並不喜歡寧大公子,那你還是得找時間與他說個清楚。”

“女兒知曉,”盛歡道,“此事的確是我對不起寧大公子。”

“這寧老夫人的生辰宴,你怕是得跟著娘一塊去參加,娘會帶著你去露露臉,一來除了是讓京城人士知曉,永安侯府還有你這個嫡長女,替你張顯身份及地位,二來則是,娘為你推拒親事後,寧大夫人又親自上門遞名帖,娘實在不能再推掉寧老夫人的宴壽。”

永安侯夫人神色歉疚,嘴上安撫連連:“沒事,這壽宴就是人多了點,有娘帶著你不會有事的。”

盛歡聽得懵懵懂懂,仍是點了點頭。

她本來就答應過寧紹要參加寧老夫人壽宴,如今跟著永安侯夫人一塊去,也不是什麽大事。

寧家身為皇商之首,這寧老夫人的七十大壽自然無比盛重,熱鬧非凡,不止永安侯府收到請帖,幾乎是全京城的權貴皆邀到邀請。

這也是為何永安侯夫人要帶盛歡參加的最主要原因。

趙舒窈在貴女圈裏的聲名如何,永安侯夫人自是心知肚明,如今盛歡認祖歸宗,她若不親自帶盛歡去走一趟,讓大家認知到她與趙舒窈雖是名義上的姐妹,但卻是兩個個體。

就像盛歡早前說的,她們姐妹倆的名聲是綁在一塊的,誰出了差錯都不行。

另一個原因則是,盛歡雖說他與太子情投意合,可早在以前裴皇後與景成帝,幾乎都認定將來的太子妃就是趙舒窈。

在趙舒窈身世未明以前,她實在無法替盛歡開口與裴皇後提起這件事,讓帝後成全她與太子。

這倒不是永安侯夫人偏心趙舒窈,而是盛歡才剛回侯府,斷不能讓不知情的旁人以為是她搶了妹妹本該有的姻緣,背上這個莫須有的罪名。

之後永安侯夫人又命人為盛歡趕工幾套衣裳,及置辦了幾套做工精致的頭面。

永安侯府登時門庭若市,京城裏手藝最好的裁縫小娘子,親自上門為她量身定制衣裳。

人潮來來去去,每天還都有丫鬟婆子,擡著一箱又一箱的紅木箱進明珠苑,裏頭不是精致首飾,就是奇珍異寶,當真羨煞旁人。

趙舒窈得知這件事之後,可說氣得眼睛都紅了,一整天都不想用膳。

那些本該都是她的!現在卻全都去了盛歡那!

那日永安侯回府,得知趙舒窈不肯用膳,還在自己的院子裏大發脾氣,屋內的東西可以砸的還全都給她砸爛,只好找來管事,將來事情的來龍去脈問個清楚。

這永安侯千金發脾氣是常有的事,下人們早就見怪不怪,一如往常將這件事稟報給永安侯夫人,永安侯夫人頭痛不已,見她如此任性,又想到前幾日的趙舒窈對盛歡做的荒唐事,只覺得的確是自己將女兒寵壞了,不禁前往趙舒窈的明月閣念了她幾句。

趙舒窈這次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委屈,當場大哭出聲,就這麽將自己關在房中,茶飯不思,一整日都不肯用膳。

永安侯聽完管事的話,心疼不已,連忙趕往趙舒窈所住的明月閣。

趙舒窈素來被雙重捧在手心,疼在心尖,鮮少受過委屈,可說心高氣傲得不可一世,可自從盛歡回府後,一切都變了調。

她實在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不過就是滴血認親時,那血沒溶在一塊,可那很可能出了差錯,母親怎麽能憑一碗水就斷了這幾十年來的母女情,與對她的百般疼愛!

趙舒窈一見到永安侯推門而入,眼淚立馬掉了下了。

“爹,女兒到底是不是你跟娘的親生的?為何娘將姐姐認回來後,就對我大不如前。”趙舒窈哭得停不下來,只覺得自己真的太難受,太委屈了。

永安侯自然也清楚當年自己的夫人只生了一個孩子,可他畢竟從小就疼寵這個女兒,再加上裴皇後為盛歡賜名時,已經說了,趙卿歡與趙舒窈是雙生子,只要他們閉口不提,不會有人知道。

最重要的是,永安侯一心想將趙舒窈嫁給三皇子,萬一讓其他人知道趙舒窈是假千金,這件親事肯定談不成,他自然不願告訴她真相,否則依趙舒窈的性子,很快就會說溜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