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2/3頁)

穆安之將手一揮,“錄一下姓名年齡家鄉族人。”

然後對大家夥道,“你們過來,看著下米。”

金燦燦的糙米如同金砂般傾入蒸氣騰騰的熱水中,只倒水的兩成高,穆安之道,“你們餓太久,一下子不敢吃幹的,撐壞不是玩兒的。這粥煮的稠稠的,吃上三天,再吃幹飯!”對那十來人道,“你們瞧著這幾口鍋的米,前三天煮粥是每鍋這些米,第四天便要插筷不倒。你們平時每頓吃多少?”

有個膽子大些的回道,“成年男子兩碗,婦人一碗,孩童減半。”

“男人婦人不變,孩子也一碗。先這麽著。”穆安之道,“明天我會派使者過來巡視,粥薄了,你們只管說,這個時候誰也不用怕。我的糧食都帶來了,你們不說,餓死媳婦孩子,就是你們自己的孽!”

當時就有人哭了出來,嘴裏喃喃的給穆安之磕頭。

穆安之不愛看這個,卓禦史在一畔也揚高嗓音道,“這都是陛下的恩德!”

也不知誰,立時就來捧卓禦史臭腳,帶著高喊,“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於是,鄴城府外,一片高呼萬歲之聲!

穆安之心下暗罵卓禦史,怪道這姓卓的年紀輕輕就爬上了左都禦史之位,果然是拍馬屁的絕頂高手!

李玉華在車裏遠遠望著自家三哥站在椅子上當當當的敲鑼,扯著嗓子喊話,心下覺著雖然有點土土的,可驕傲了。

大家夥都餓成這樣了,現在什麽花言巧語都不好使,就得像三哥這樣實實在在的把糧食拿出來,讓大家夥都吃飽才是真的。

欽差隊伍在無數災民感激的目光中進城,數著後面那長長看不到頭的運糧馬車,鄴城府的災民才算是真的相信:真的有糧了!

穆安之進城,鄴城知府已將知府衙門騰出供穆安之一行居住。穆安之也沒客氣,對徐知府道,“半個時辰後開會,鄴城內不當值的大小官員,本地有名望的鄉紳,鄴城商會管事的大小商賈,尤其是糧商,一個不落,都要過來。你去安排一下。”

徐知府下去安排,穆安之對卓禦史秦將軍等人道,“你們各打發個管內務的親衛長隨到嚴大姐那裏去,她管著派發屋子的事。”

徐知府當官也三十幾年了,全憑謹小慎微才熬到知府任上,一見三殿下這般聲勢,當下不敢耽擱,半個時辰就把人召集全了。

其實城中官員都在,主要是召集商賈用了些時間,商賈地位低下,尋常不得吩咐,敢裏見得到欽差,更何況是皇子殿下。

穆安之坐正中上首之位,卓禦史因也是正經欽差之一,居穆安之右下首,之下是杜長史,秦廷在左下首,之後是胡安黎張案而坐。徐知府帶著一幹官員挨了杜長史坐,鄉紳則是在胡安黎下首置坐,商賈整整齊齊站了一排,沒他們坐的地方。

穆安之問,“剛徐知府說,府衙還有存糧三千余斤,對嗎?”

“是。”徐知府要起身應道。

穆安之指了指胡安黎,“記下。”

穆安之繼續問如今災民多少,治下多少縣城,各縣情況如何。徐知府都說得上來,瞧著倒也不是太無能。

小易呈上一盞清香撲鼻的香茶,穆安之喝口茶,先問鄉紳,“你們現在生計如何?”

都跟穆安之訴起苦來,穆安之道,“家中可有余糧?”

基本上都是幾百斤,獨一位上了年紀的幹瘦老者道,“我拿家中細糧換了粗糧,如今還有五千斤,殿下若是賑濟使,只管拿去。”

穆安之問老者姓名,聽著是姓鄴的,道,“是本地老戶了吧?記得國子監有位鄴博士,不知可是你族人。”

“正是。那是小人族弟。”

穆安之點點頭,當時便有其他鄉紳暗忖這鄴老精道,五千斤粗糧算什麽,如今捐出去,非但在皇子殿下這裏掛了名兒,連做官的族兄都跟著露了臉,登時悔的不成。只是,剛剛已哭過窮,委實不好再露富。於是,即便後悔,也只得憋著了。

穆安之看向站一排的商賈,“哪個是糧商商會會首?”

一位生得頗是斯文,身著綢衣的圓臉中年前上前回道,“殿下,鄴城地方小,沒有糧商商會會首,小的馮鳴,是本地商會會首。”

“哪幾位是糧商?”

五個高矮胖瘦不同的商賈出列行禮,穆安之問,“你們手裏有多少糧食?”

糧商紛紛道,“倘小的們手中有糧,早獻給衙門救濟百姓,不瞞殿下,如今家中也沒有余糧了。”

穆安之的視線掃過諸商賈,問,“藥商呢?”

藥商手裏自然也是沒有藥的。

穆安之問,“就不單獨問了,你們誰手中有糧,站出來說吧。沒有的不用說。”

沒人說話。

穆安之點頭,“行,你們的情況我都知道了。”問胡安黎,“都記錄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