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傾 十四   當年宮闕(第3/7頁)

黃梓瑕遲疑片刻,然後說:“要不然,我怕大理寺的人來了之後,滴翠反應不及,反而容易出事。”

周子秦嚇了一跳,問:“滴翠?”

黃梓瑕點了一下頭,去叩擊門扉。周子秦急了,趕緊拉下她的袖子,問:“你說啊,怎麽回事?為什麽忽然提起滴翠?”

“在我們發現滴翠的行蹤之後,告訴了張二哥,然後,我們便再也沒有見過滴翠了,是不是?”黃梓瑕注視著緊閉的屋門,緩緩道,“而且,如果沒有和張二哥在一起的話,滴翠又何從知道我們將會遭遇到危險呢?”

“你的意思是說,其實張二哥一回到京中,就已經與滴翠重逢了?只是,只是他一直沒有告訴我們?”

“嗯,所以我們告訴張二哥滴翠的蹤跡,只是讓他們防備隱藏而已。這也是我們之後無論如何再也找不到滴翠的原因。”

他們正說著,院裏面傳來蒼老的聲音:“誰呀?”

周子秦趕緊提高聲音,說:“伯父,是我啊,周子秦。之前張二哥帶我們來見過您幾次的,您還記得嗎?”

“哦,周少爺啊。”張父樂呵呵地過來開了門,看見黃梓瑕,卻沒認出她是之前來過的楊崇古,周子秦只說:“這也是張二哥的朋友。”

“哦,兩位請進。”張父笑著讓他們進院子來,看了看屋內,準備去煮茶。黃梓瑕開口說道:“伯父別擔心,張二哥和我們提過滴翠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她在這兒的。”

“這孩子……還是這麽直腸子,”張父略有尷尬,笑道,“不過這也說明你們是他最好的朋友,他自然是信得過你們,所以才說的。”

既然如此,他也不再隱藏,請他們進了屋內坐下,對著樓上說道:“滴翠,張二哥的朋友來了,你下來幫忙煮個茶。”

“哎,我就下來。”她立即便下來了,看見他們坐在堂前,略略施了一禮,有點不太自然地轉身到灶間煮茶去了。

張父笑眯眯地在他們面前坐下,說:“行英今天應該還在夔王府應差吧,不知二位找他何事?”

周子秦見他這樣問,一時語塞,只能訥訥看向黃梓瑕。

黃梓瑕望著面前的張父,也不知該如何開口,許久,只能說:“伯父最近身體可好?看起來精神頭兒很足。”

“身體還不錯。我這病啊,本來是真難,一日三番藥,每次都要現煎,煎足兩個時辰,還得按時服用,所以我是沒指望斷根了。可滴翠這孩子來了之後,日日四更天起床幫我煎藥,雷打不動服侍我一日三次藥湯。我光喝藥都覺得煩了,可她硬是耐著性子跟我磨,勸我喝,幾個月下來,終於慢慢有起色了,”張父眼望著灶房,感嘆說道,“那次她逃出京城之後,不久便回來了,是擔心沒人幫我煎藥,我的病又會復發啊!你們說,我能把這好孩子往外推嗎?就算拼了一家老小,我也得留著她呀!只是當時行英已經下川蜀尋人去了,我們又通知不到,直等到他回來後,才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周子秦和黃梓瑕聽著他的話,兩人對望著,都不知該如何開這個口。周子秦更是眼圈都紅了,只是死死咬著自己的下唇,怕一開口就要哭出來。

見他們表情奇怪,張父倒是有點奇怪了,見周子秦的神情,更是覺得不對勁,正要開口詢問,滴翠捧著茶盤上來了,他便也先不詢問,只給各人分茶。

等眾人都喝了幾口茶,張父才問:“對了,周少爺,上次那件事,你可幫我問了嗎?”

周子秦趕緊點頭:“伯父您是說那幅畫嗎?我倒是去問過,大理寺、刑部、京兆府,我托熟人尋遍了證物房,卻都說沒有在他們手中。”

張父也只能道:“總該在的,慢慢找好了。”

黃梓瑕見話題已經岔開,便問:“張老伯,不知當年您進宮診脈的情形,可否具體對我們講講呢?”

“哦,說起這事啊,可是我此生最榮耀的事情……”說到這裏,他那張滿是皺紋的臉上頓時神采奕奕起來,“我記得是會昌六年三月初,有一天黃昏,我正要結束坐堂之時,忽然有人過來找我。我一看是個面白無須的老宦官,頓時就奇怪了,宦官該在宮中禦醫處看病啊,何須來找我呢?而那宦官一開口說話,我就真是又驚又喜了——”

周子秦心知肯定是找他去宮裏的,但他此時思緒混亂,一時竟無法搭話,只靜等著張父繼續說下去。

張父也不介意他的反應,照舊樂呵呵地說下去:“當時那宦官說啊,我的好友許之緯在宮中任禦醫多年,如今陛下誤服丹藥,斷斷續續昏迷了有數月了。他對此並非專精,因我在毒痹這方面經驗豐富,便推舉了我,讓我進宮試試看。”

周子秦問:“這麽說,張老伯肯定是在宮中大顯身手,終於成功讓先帝醒轉,所以才讓先帝賜下那張禦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