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3/3頁)

沈陵不知此事,某日上朝時被許多人恭維,他才知道助學慈善的事情傳到了京城,沈陵的本意並非博名聲,單純就是希望貧寒學子能多一點出路,若是有貧寒人家為了領這筆錢讓孩子去讀書,也是好的。

可在朝堂之上,沒有一個舉動是不被人深意的,沈陵也很無奈,不過左右是好事情。

回去之後沈陵就讓人去查了,沒想到是從胡文非這邊傳出去的。

胡文非這才摸出齊子俊給他的介紹信,他進京趕考,因受過捐助,他同齊子俊的關系不錯,齊子俊自然是要把他介紹給沈陵,只是胡文非一直不好意思拿出來。

“學生已經受大人太多恩德了,實在是不好意思再讓大人照顧,誰知學生初到京城,大人就給學生安頓,更是無言相告了。”胡文非羞愧道。

沈陵沒想到當初第一批接受捐助的學生已經走到京城了,感慨萬千,更加覺得自己當初做的決定沒有錯,胡文非的例子帶給他很大的成就感。

沈陵安慰了一下胡文非,問了他這些年科舉的歷程,胡文非是第一批接受捐助的學生,當時他屢試不中,已經快要放棄了,家裏實在受不住,聽聞齊家要給貧寒學子發善款,胡文非實在太想科舉了,便去試了一下。

他是第一個拿到善款的,還有幾本書,後來沈陵從京城寄回來的書,胡文非也都拿到了,他拿了兩年的善款,終於中了秀才,之後便似開了竅,沒幾年就中了舉,如今就來了京城。

這件事情讓沈陵高興了好多天,寫了一封信給齊子俊,再度詢問一下助學慈善的狀況。

秋天之後,沈陵也不免想到出海的團隊,也不知如今到了哪裏,一般來說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夠回來了,他就期盼著不要出狀況。

沈陵終於調試出水泥最合適的配比方案,一共進行了上百次實驗,從堅硬度、成型時間考慮,這個方案是最合適的,他立即讓人進行大量調試,準備鋪一塊水泥地。

左尚書對沈陵所說的水泥很是好奇,水泥地鋪在工部的院子裏,土壓平之後,沈陵就命工匠鋪上去,那灰撲撲的東西實在不是太好看,漸漸幹透了,隔了一日,左尚書踩上去,在上面走來走去,最能體驗水泥路的便是車,騎一輛腳踏車,真是如在雲端!

工部還有人往上面躺,那塊地方就像是聖地似的。

左尚書立即向聖上匯報了!

六部便傳開了,工部做出了一種泥,鋪在地上能讓地面特別平整,比石板路還平整。當日,聖上便親臨工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