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2頁)

或者在魔都有親戚的,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也能利用上,千辛萬苦要來人家的地址,寫信懇求他們幫忙買一本《代數》郵寄回來。

範晴雪輕嘆一口氣,眼神中帶上了絲絲緬懷的倦意。

好懷念現代的書店和圖書館,好懷念發達的互聯網啊。

無奈地走出新華書店,意興闌珊地沿著熱辣辣的主街回家。

轉彎拐過兩條小胡同,突然,範晴雪發現有一個推著自行車載著一筐東西的中年漢子,邊拿起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邊左右四顧,發現沒人注意,一閃身迅速消失在一顆大柳樹後面。

不久,一個蒙著紗巾的矮個婦女,挎著一個蓋著灰布的竹籃,謹慎地向四周查探一番,下一刻同樣消失在大柳樹後。

範晴雪眼睛一亮。

剛才她所在的位置正好是那兩人視線的死角,所以他們才沒發現她。

看到他們行為多少有點鬼鬼祟祟的,她猛然意識到,他們去的地方估計是傳說中的“黑市”。

七六年市場仍未開放,不允許私下做生意,但城鎮物資匱乏,“黑市”早在計劃經濟初期就應運而生。

“倒爺”即使冒著被抓去遊街和押去農場改造的風險,為了利益和生存也不得不繼續。

七十年代中後期,抓捕“倒爺”的糾察隊放寬政策,經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倒爺”不被舉報,他們就假裝沒看到,民不舉官不究。

畢竟國營百貨的東西有限,他們自己的家人、親戚也會跑到黑市上買東西,如果把“倒爺”都抓起來,估計他們自己也得餓死,互相理解一下嘛。

私下買東西和賣東西的同罪,萬一哪天抓到自家親戚朋友正在黑市上買東西,可要得罪不少人。

範晴雪到一個無人的角落,從空間取出一頂帶防曬面紗的遮陽帽戴上,只露出一雙杏兒眼,邁步跟著進入大柳樹後面。

她的防曬帽是藏藍色的,材質普通,放在當下用一點也不突兀。

此時大約下午三點半多一些,空氣燥熱,大柳樹後的一條狹長小巷裏僅有或坐或站的五六個人,包括推自行車的中年漢子和挎著竹籃的矮個婦女,正無聊地搖著蒲扇或打著哈欠。

幾人見穿著不錯,一看家庭條件就好的少女走來,心知“大戶”出現了,立刻精神起來一窩蜂似的同時圍住範晴雪。

“新鮮的兔肉,昨晚剛抓的,七毛錢一斤,不要票。”

“小姑娘,自家種的煙葉,四毛錢一斤,比百貨大樓的散煙葉勁大,買點兒回去送家裏長輩吧。”

“我這有肥皂,有票的話四毛,沒票四毛八。”

“雞蛋,要不要?”

範晴雪無語地看著賣力推銷的眾人,歉意一笑,“不好意思,我不買東西。”

聽到她說不買東西,眾人一哄而散,各自回到占好的位置上,看都不再看她一眼。

範晴雪:……

系著頭紗的矮個婦女倒是沒走,而是圍著範晴雪轉悠一圈,伸著脖子細細打量她,濃眉下的眼睛透出精光。

“小姑娘,之前沒見你來過這兒啊。既然特意找過來,不是買東西,難不成是來賣東西的”說完,不動聲色地上上下下將範晴雪又看了一遍。

不大的帆布背包,看起來裝不了什麽東西,“現在黑市上沒什麽買家,你要想賣東西,不如清早或傍晚過來,那兩個時間段人多。”

範晴雪的空間裏手作成品太多,推著也是浪費地方,她準備把適合自己用的護膚品留下,其余的全部販賣出去,積累資金。

因為它們“來路不正”,目前只能在黑市銷售,考慮到現有政策,也就香皂和類似雪花膏的面霜可以光明正大地流入市場。

她的帆布包裏裝著五塊香皂,比國營百貨賣的香皂袖珍一些,但是功效多,香味也更好聞。

香皂是取遮陽帽的同時取出來的,來黑市單純為了試試水,畢竟她對黑市的行情不太了解。

“對了,你想賣什麽?不會是從家裏偷偷拿出來的東西吧?你來黑市家裏人知道不?”矮個婦女懷疑地盯著範晴雪,粗糙的指節摩挲著竹籃提手,越想越覺得可能性很大。

之前有個少年為了換錢到省城見見世面,把他父親的半導體拎到黑市上賣了,被他父親知道後暴打了一頓,然後跑到黑市上來鬧,弄得雞飛狗跳的,差點兒引來糾察隊和公安。

常在黑市賣貨的他們,引以為戒。

秉承“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的心態,陳春花故意問道:“小姑娘,方便讓嬸子看看你賣的東西嗎?我閨女馬上結婚了,家裏缺不少物件呢,興許就能買下你的東西。”

怕範晴雪不樂意,陳春花搬出了自家要結婚的閨女。

“好啊。”

範晴雪假裝沒看懂陳春花的試探,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