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3/3頁)

乞兒經驗豐富,從地痞無賴到衙門大人都有講,譚振興好奇,“讀書人呢?”

乞兒沉默,碰到讀書人,他少有主動上前,怕打擾他們探討學問,又怕耽誤他們時間,識趣的不往讀書人面前湊,究其原因,乞兒道,“科舉艱難,書價又高,我不問他們要錢,而且他們走路在和人探討學問,沒有心思關注其他人。”

他看到的讀書人都很刻苦,有伴兒的讀書人低頭問功課,沒伴兒的低頭看手裏的書,很專注的。

別說,譚振興想想自己,還真如乞兒所說,他走在街上很少注意其他,賣柴賣水時專心吆喝,除非有人搶他生意博他關注,否則他不注意身邊事情的。

他又問乞兒幾個問題,乞兒回答得嚴肅又仔細,生怕害得譚振興文章出現偏差。

不得不說,和乞兒聊過後譚振興大有收獲,要他說,這個問題用不著考策論,做經義題就行了,兩刻鐘就能完事,他沾沾自喜的研墨鋪紙準備寫文章,卻看譚振學和譚生隱溫習以前做過的功課,完全不著急寫文章,他頓筆,隱隱覺得不對勁,不是他們不對勁,是譚盛禮,譚盛禮博聞強識,既然指出是策論肯定有他的道理,他提筆就寫好像太草率,思忖片刻,決定等明日去碼頭問問乞丐回來再動筆。

然後,他就後悔了,因為不同答案背後的原因五花八門,有說兔子不吃窩邊草行乞專挑陌生人討的,有說碼頭的雜工攤販沒有同情心吝嗇的……千奇百怪的原因裏,有個最讓譚振興無法接受……有個乞丐竟嫌碼頭的雜工攤販皮膚黑長得醜拒不向他們乞討……

天子腳下,連乞丐都有自己獨特的行乞原則,譚振興大開眼界。

“這位公子,你長得好看,我最愛向你這種人行乞了……”說著,乞丐遞上自己面前的破碗,歪著嘴笑,“公子,行行好吧。”

笑容膩歪,嚇得譚振興拔腿就跑,跑到涼亭裏,驚魂甫定的拍著胸脯順氣,心想果然是他想簡單了,這文章不好寫,緩過神來,他去找譚振學和譚生隱,領工錢後兩人坐茶鋪喝茶,悠閑得很,兩人叫他也去,他嫌喝茶要花錢拒絕了,此時口幹舌燥顧不上了。

灌了兩杯茶,他說起打聽出來的結果,乞丐行乞不就為了有口飯吃嗎,怎麽挑三揀四的呢,半點沒有乞丐的覺悟,像乞兒就很好。

於是,在文章裏,他著重表揚了乞兒……

譚盛禮看了他的文章後,久久沒有說話,譚振興心裏沒底,“父親,不好嗎?”

“文章立意明確,用詞流暢,不能單純以好壞來定……”譚振興的文章,融入了他的行為處事,從某方面而言,譚振興做得很好,“看看振學和生隱的文章罷。”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譚振興的文章成熟許多,且有明顯的風格,無論將來走哪條路,不違背正道就行,譚盛禮不吝嗇的誇獎他,“你這次的文章可圈可點……”

“真的嗎?”譚振興震驚,他以為寫得不好呢。

譚振學和譚生隱湊過來看譚振興的文章,看完後,兩人心情復雜,如譚盛禮所說,確實不錯,可通篇讀完,有種說不出的怪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