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4/6頁)

譚振業:“……”

這次,譚振業是真走了,譚振興滿臉困惑,追上前,“她們真看上我了?我成親了啊。”且這輩子都不會休妻的,那些人腦子裏裝的啥啊,莫不是想給自己做妾,想到自己納妾譚盛禮可能有的反應,急忙夾緊了屁股,哆嗦道,“不是害我嗎?”

雖說被人仰慕是件很高興的事,若會招來殺身之禍那還是算了,譚家祖上到現在就沒納妾的習俗,他還能越過祖宗打破譚家習俗不可?鄉試結束後他有短暫想過這件事,律法規定,尋常百姓不得納妾,只能娶平妻,有功名者則根據功名高低來,他是舉人,納妾很平常,奈何譚家家教森嚴,不允許他納妾,只能在心底一聲長嘆。

看他想得明白,譚振學欣慰,“大哥知道就好,男女有別,日後避著點吧。”

前幾日他出門也遇到姑娘主動上前搭訕,初始不明白,還是徐冬山提醒他才反應過來。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怎敢與人私定終生,因此再出門就不和她們說話了。

其實以譚振學的年紀,在村裏已到說親的年紀,也是他父親擔心他成親後意志松懈無心讀書,要等譚振學考取秀才後再說,誰知考了秀才又要考舉人,譚盛禮似乎忘記了,從來沒有聊過這件事,他不聊,譚振學也不問。

譚振興也猛地想到這點,以過來人的身份安慰譚振學道,“要我說啊,你年紀不算大,城裏二十定親的比比皆是,沒必要著急,再過兩年,等考上進士再做打算吧,你看我,於微末時娶了你大嫂,連休妻都不敢,哎……”

譚振學:“……”

“你知道就好。”

汪氏自嫁進譚家,孝順長輩,善待小叔子小姑子,無微不至,休妻委實沒有道理。

“我知道。”說到汪氏,譚振興最嫌棄她的地方就是生不出兒子,生了二丫頭也有兩年了肚子還沒動靜,往後不能生怎麽辦?他還等著有兒子繼承他英俊的外表淵博的才華呢,沒兒子豈不後繼無人?他問譚振學,“如果你大嫂生不出兒子怎麽辦?”

譚振學語噎,沉吟道,“也無妨,有侄女們呢。”

譚振興:“……”就那兩個胳膊肘往外拐的閨女哪兒比得上兒子貴重,他想了想譚家祖上,貌似還真有位沒生出兒子的,就是他曾曾祖父的弟弟的兒子,他成親多年,別說連兒子,連閨女都沒有,因著這事,沒活多少歲就死了,很有可能就是被氣死的。

看他又在胡思亂想,譚振學催他,“趕緊走吧。”

穿過巷子就是平信街,街上有認識他們的讀書人,或別扭或微笑的給他們打招呼,許是太久沒出來,譚振興竟然看到有賣舊衣的成衣鋪,價格還不低,他抵了抵譚振學胳膊,“我沒眼花吧。”照那價格,他身上這件衣服豈不能買近二兩銀子?哪兒來的有錢人竟有如此癖好啊。

譚振興關在家,不知外邊的事,譚振學簡短地和他說了兩句,譚振興聽得瞪大眼,“這麽重要的事兒為何不早說,咱們豈不錯過掙大錢的機會?”要知道,譚振業為了掙錢被打得屁股開花,若能堂堂正正掙錢,譚盛禮必會答應的。

“說了又能如何?”譚振學看了眼成衣鋪,前幾日生意火爆,這兩日冷清許多,他說,“衣服穿在身,舒服最重要,讀書人以才學論高低,不會因你穿金戴銀就奉你為才子,也不會因你穿著簡陋就輕視你,這話若被父親聽到,免不了又會挨打。”

“知道知道。”譚振興連連點頭,神色恭敬,譚振學:“……”

怎麽感覺譚振興把他當成父親了?

平信街繁華,偶爾會碰到幾個讀書人,或別扭或微笑地給他們打招呼,在一間客棧外,他們碰到了李逵,他背著包袱從裏出來,身上穿著件樸素的長衫,見著他們,李逵拱手,“想不著在這遇到幾位公子,李某有事請求。”

他今天啟程回家了,鄉試過後病好就該回家的,雖然他以還錢為由留下,實則不過貪慕虛榮罷了,認識了兩個書生,沾沾自喜的以為打進了讀書人圈子,抄書掙了點錢就愈發以為自己了不起,混進詩會,和舉人老爺說兩句話心就更飄了,如今想想譚盛禮對自己的態度,還有什麽不懂的。他從包袱裏拿出封書信,是給譚盛禮的,請譚振學轉交給譚盛禮,“李某自知讓譚老爺失望了,那日聽譚老爺講《孝經》,只覺得一記悶棍而來,整個人如夢初醒,譚老爺之教誨,李某銘記於心再不敢忘啊。”

譚振興想說,何止你不如,世間少有人能比得上。

譚振學收了信,拱手道,“父親常說,有人聽他講學是他的榮幸,初心不改,沒人會對你失望的。”

信裏,李逵向譚盛禮懺悔,並感謝的他教誨,譚振興在旁邊看了幾行,浮華迷人眼,李逵的情形和劉子俊差不多,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沒什麽大不了的,比起他們,譚振興更擔心自己,他問譚盛禮,“父親,兒子有疑惑,能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