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4頁)

“譚老爺……”幾人愕然,“可是舒樂府譚家譚老爺?”

自從科舉改革傳開,各州府郡的讀書人無不專心鉆研算學,而舒樂府府試裏,譚老爺以四十九題的成績奪得案首讓人稱贊,那份考卷,他們也看過,便是現在都有幾題理不清頭緒,不曾想會在街上碰到這位博聞多識的譚老爺。

幾人再次拱手,神色變得尤為謙卑,“晚輩眼拙,還望譚老爺見諒。”

“童言無忌,還望諸位莫當真。”譚盛禮拱手,沿街繼續逛,經過書院門前也不曾停留,幾人覺得奇怪,他們前兩日到的綿州,進城後就去書鋪買綿州書院幾位先生的佳作,又熬夜背熟,今日來則是想上門拜訪,看看能否取得進士老爺授課的請帖。

要知道,數量有限,送完就沒了。

而這位譚老爺,似乎完全不著急。

為首的男子上前兩步跟上譚盛禮,“譚老爺不想要書院的請帖?”

譚盛禮掃了眼兩旁的鋪子,沒有回答。

來之前有點興趣,此時半點興趣都沒了。

這時候,後邊急匆匆走來幾個外地人,叩響書院的門,呈上拜帖,既激動又喜悅地在那候著,見狀,後邊有人催男子,“又有人來了,咱們還是先拜訪山長大人拿到請帖再說吧。”

男子皺了皺眉,朝譚盛禮拱手,轉身先去了書院。

大丫頭仰頭望著譚盛禮,她雖年紀小,卻也懂察言觀色,“祖父,你不高興嗎?”

“不是。”譚盛禮收回視線,“有些失望罷了。”

大丫頭轉身,望著走遠的幾人,覺得祖父不是對他們失望,至於對什麽失望,大丫頭答不上來,“祖父,街上沒有賣糖葫蘆的……”來時她到處張望,不僅沒看到賣糖葫蘆的,連吆喝聲都不曾聽到。

譚盛禮笑笑,“走吧,去前邊,前邊有糖葫蘆賣。”

大丫頭買了三串糖葫蘆,說給乞兒叔叔和妹妹都買一串,譚盛禮誇她做得好,帶著她在街上閑逛半日,除了糖葫蘆,還買了些桂花糕,二丫頭長牙後閑不住,時時想抱著東西吃,糖葫蘆她咬不動,桂花糕沒問題,他還去布莊買了幾匹布,給乞兒做身冬衣,乞兒總說不冷,日日穿秋衫不是法子……

祖孫兩在街上吃了面回的,剛進門,就看譚振興從屋子裏沖出來,眼神幽怨,“父親,你們下館子去了?”

譚盛禮:“……”

又看大丫頭手裏拿著兩串糖葫蘆,抱怨更甚,“大丫頭,又纏著祖父買糖葫蘆了?你知不知道綿州物價多貴,這兩串糖葫蘆要拿一捆柴換啊……”何況他們不曾外出砍柴,哪兒有錢買糖葫蘆,大丫頭驕縱,太驕縱了。

譚盛禮:“……”

譚盛禮心情不佳,再聽這話,心頭火氣更甚。

不出意外的,這日譚振興又挨了打,如鞭炮響的哭聲響徹天際,驚得周圍鄰裏紛紛出門張望,鐵匠家門前,有老嫗問,“新搬來的那戶人家?”

鐵匠點頭。

老嫗想想,“看他家像是讀書人,為何會這般?”她見過那戶人家的閨女,天蒙蒙亮就提著籃子去集市買菜,模樣耐看,面相也好,看著就是溫婉會持家的人,她還見過那戶人家的兒媳婦,天天抱著木盆去小河邊洗衣服,從不和人說話,靜靜地蹲在那,洗完了就回家,她也見過那戶人家的老爺,氣質出眾,曾在書鋪前徘徊不去,並未因鐵匠不在就生出罪惡之心來。

頂好的人家,怎麽會傳出殺豬般的嚎哭聲。

而且聽聲音,不像孩童。

“會不會出事了,要不要去瞧瞧?”

鐵匠正琢磨,哭聲突然小了,他遲疑道,“應該無事吧。”

“咱們這片多少年沒人搬來了,突然搬來這麽戶人家,我倒是喜歡得緊。”

這片居住的多是老者,年輕人嫌這風水不好,去外邊買宅子不肯回來,而她們舍不得住了幾十年的地不肯搬就繼續住著,街坊鄰裏都熟得很,搬去外邊鬧哄哄的心裏不踏實。

幾年裏,舉家搬來這片的就那戶人家而已。

“他們姓什麽啊。”

“姓譚。”

“譚啊,譚是好姓啊……”老嫗感慨了句,待哭聲沒了,杵著拐杖回家了。

而此時的譚家,譚盛禮收了木棍,平靜地問譚振興,“可知錯了?”

譚振興忙不叠點頭,“知道錯了。”

“錯在哪兒?”

譚振興:“……”他都認錯了還得說嗎?譚振興不認為自己錯了啊,綿州物價高,勤儉節約是好事,不知父親為何揍他,認真思索片刻,小聲道,“大丫頭年紀小,兒子作為父親,不該與她斤斤計較……”

“還有呢?”

“不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為父親下館子不帶我們,君子重在養性,而非滿足口腹之欲……”

“還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