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查案(上)(第3/4頁)

包拯:“你說的都屬實?是哪家賭場?在什麽地方?”

兇犯頃刻間全都招供了。

“包大人您別拿狗頭鍘鍘我行麽?”

包拯:??這又是哪本包公案?

帶著訊息和另外兩人匯總時,看到他們已經給出三百貫錢(三十萬)的賞格,只要有人指出幕後主使者,幫兇也可以減罪,嘍啰完全赦免。倘若頑抗到底,錯失良機,將來唯死而已。

將作大匠帶來了四十名工匠,扶蘇:“他們可以分辨出誰家的火藥配比和這門炮使用的完全一樣,還有銅的成色。” 嗯?你們幾個?

皇帝們為了看到最新的新聞,不惜親自跑來幫忙。

沈括揉著太陽穴,提供了一大堆神奇小妙招。別人發現的事情,或許只是談笑一陣子就忘掉了,他喜歡記下來。

於謙派了女婿朱驥前來幫忙,另一位錦衣衛都指揮使、嘉靖皇帝的發小陸炳也自告奮勇前來幫忙,他主要是為了觀察地府的調動能力。

可以這麽說,除了袁彬之外,明朝好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都跑來了。

對,就這仨好的。

……

宋朝的皇帝們還在開會,三張紙條放在桌子上。

互相詢問了一番,這些年誰也沒盯著曹光,誰都不知道她在做什麽,現在看來,似乎和武曌關系匪淺,奇怪,原先她好像和呂雉有私交。

趙匡胤本想在離開之前,盡力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提高地位,弟弟的子孫及家眷終有隔閡,或是不用人幫忙,唯獨吳瑜,真是忠貞不二,趙昚也好。抓緊機會鍛煉他們,要子孫們自行分析。分析的結果不算太差。

此事雖然以身涉險,沖鋒在前,不如此又怎能得到利益呢?

“李氏,能把武周和李氏混為一談,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能這麽做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楊堅。這一點你們說得對。這‘息事寧人’的人,很可能是翰林院內部的人,唯恐事情鬧大了,翰林院被裁撤。或是被整改。”趙匡胤拿著紙條端詳了一會:“叫你調查李妙兒。可惜啊,可惜趙佶不在這裏。”

趙恒:“您?”是因為他善於應付女人?那時候他是女人,手段多拙劣都會有用。

劉娥:“您的意思是,這張紙條的字體有玄機?”

吳瑜:“妾聽聞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趙禎的手指在桌子上比劃了一會:“拘泥形態,底氣不足。晚唐時期的字,見過名家法帖。”

這目標區域就再次縮小了,這學的也是王體,當時能見到王體法帖的人,除了皇帝就是太子、諸王子,還有深受寵幸的大臣,範圍可以圍繞皇宮畫一個圈,圈外人只能見到摹本。王羲之自己的子孫都見不到,都被唐太宗和武則天強行‘借’走了。倆人現在還經常跑去‘借’閱。

吳瑜問:“對這個李妙兒,我查不查?”

趙煦淡淡道:“我們勢力不夠,各地又都戒嚴,你怎麽查?我聽人說,她生的美貌驕縱,性情輕浮,除了喜好觀看美男子之外,就喜歡聽書。書館中人多嘴雜,最適合傳遞消息。太*祖,依我之見,有兩個辦法。第一,把這件事往上一報,要查才能查出來。第二,把這件事告訴武曌,不論是李妙兒是真涉事,還是他人誣陷渾水摸魚,能監視李妙兒的,必然是她的敵人。”

則天皇後當然有很多對她念念不忘的敵人,不只是現在的利益之爭,還有李唐皇室的舊恨,以及一些耿耿於懷的李唐忠臣,或許還會有和她有矛盾的唐朝皇帝——都是她的子孫後代也不耽誤矛盾。把她拉下去,翰林院大學士的位置空出來,唐太宗自然還會推薦自己人,他們也的確有這個本事。

趙恒嘆了口氣,心說:還是修道好啊。

……

武曌顧不得等京兆府遞交的審問結果,匆匆回到翰林院。魂魄飄散的兩個鬼已經被抖摟著衣服喊魂,喊的逐漸恢復,傷口愈合的很慢,但不至於魂飛魄散。

李治和兒女們都到了這裏,太平公主都來了。

武曌先指揮了一番:“你,去恭候京兆府審問結果。你們三個先不要寫小說了,去街市上聽人們如何議論這件事。你們也放下文章,稍後在寫,先編幾首童謠讖語出來。”

“九郎,稍等我一會。”她坐在桌前,滿滿一池子墨已經準備好了,沾了沾筆尖。提筆便是飛白體,寫在絹上。記憶力今日罵理學門人的話還清清楚楚,一句都沒忘,稍加潤色,刪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句子,就成了一篇檄文。

李治背著手在她身後看著:“你這是要將他們趕盡殺絕?”這一篇檄文出去,理學門人四個字就廢了。

武曌擡起頭,嫵媚的一笑:“九郎不願意?”

李治俯身,在她耳邊低語了兩句。

武曌提筆填上:此等儒生若吳用,恨地府萬載長存,使他們成不的開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