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舊友閑話(第2/2頁)

兩人又是一陣沉默,端娘道:“那你,你去沒去看看錦心……”

“去了,”趙嬤嬤歡快的聲音也低沉下來,“怎麽沒去。可李家的人不讓見,我送進去的東西也全給甩了出來……”

兩人又低低地唏噓感嘆起來。

她們說的都是些陳年舊事,如果是在平常,顧夕顏一定會聽聽壁根,能收集多少情報就收集多少情報,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也可以快一點了解這個社會。可今天她有點神情惚恍。

怎麽扯上了選妃的事?

她心煩意亂的,想找個商量的人,又不知道找誰好。

幾個小丫頭是肯定不行的,年紀比她還輕,什麽閱歷都沒有,不亂出主意就不錯了,端娘是個好人選,可她這幾年都在舒州,和盛京多多少少都有點脫節了……她在屋裏如螻蚊般踱來踱去。

墨菊小心翼翼地伺候在一旁,屏息靜氣。

還有誰呢?

顧夕顏停下腳步,呆呆地望著窗外被雨水淋得翠綠如玉的枝葉。

古時候的信息太閉塞了,哪像是在現代,打開電腦一看,基本上什麽都知道了,再不濟,到報攤上花五角線買份報紙,西半球名不見經傳的國家有婦女生了七胞胎都白紙黑字地告訴你……現在,也就走南闖北的人在茶館酒肆裏亂傳一通,還不知道這些消息是不是以訛傳訛……

顧夕顏猛地閃過一個念頭,她急聲吩囑墨菊:“你去找丁執事,就說我有事相求!”

墨菊眼中閃過慌亂。

顧夕顏知道她們和丁執事有心結,立刻向墨菊解釋:“我要他幫我打聽點消息。”

墨菊低聲應聲而去。

顧夕顏這才松了一口氣,倚在了屋裏靠窗的大榻上,剛閉上眼睛,她又猛地想起一樁事來,起身打量堂屋裏的情景,發現端娘和趙嬤嬤交頭接耳低聲喃語。

趙嬤嬤一擡頭,正好看見顧夕顏眼中閃過一絲焦慮,忙起身道:“二姑娘可有什麽吩囑?”

顧夕顏沉默了一會,還是撩簾而出,道:“端娘,家裏可有什麽啟蒙的書?父親明天讓我去崔大姑辦的私學上學。”

端娘笑道:“姑娘有什麽怕的。那崔大姑還比得上你那啟蒙老師洪少桐老先生不成……”

趙嬤嬤在一旁反駁道:“這也說不定。洪老先生擅長經濟,側重的是策論;那崔大姑擅長的是詩賦,側重的是儀禮。也不可掉以輕心!”

顧夕顏見這位趙嬤嬤說話頗有些見地,起了向她詢問打聽的心。她毫不客氣地坐在了端娘的身邊,三人成了鼎足而立的格局,加入了她們聊天的隊伍。顧夕顏問道:“那嬤嬤可知道那崔大家的為人如何?都教些什麽?還有哪些弟子?”

趙嬤嬤笑道:“姑娘還真問對人了。我現在負責家裏幾個院子的租金,崔大姑和我打交道的最多。崔大姑為人最精明的,看去好像什麽都不在乎的樣子,實際上什麽都算的清清楚楚的,略不留神,就給占了空子去。可聽人說,她學問不錯,寫了一本叫什麽‘女訓’的書,頗得皇太後的贊賞,還請她到宮裏給幾位公主開過講筵,她現在開的這個叫‘瀟湘’的女私學現在是盛京最有名女私學了,專門教些吟詩作對,喝茶賞花的風雅東西。學生收得不多,也就七、八個,都是些簪纓之家的姑娘們,每個人都單獨教,坐館費不便宜,就是那方少瑩也在跟著她學畫畫,那方少瑩,可是我們盛京第一美人。”

方候爺?方少瑩?方少卿……

顧夕顏笑問:“方少瑩?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趙嬤嬤笑答:“姑娘一直住在舒州,所以沒聽說過她的名聲。她可是當今皇太後的嫡親弟弟方侯爺的嫡孫女了!”

顧夕顏又問:“她可還有兄弟姊妹?”

趙嬤嬤呵呵笑:“方侯爺有一妻四妾,二十一個兒子,這些兒子又娶妻納妾……怕是方侯爺自己都記不清自己有幾個孫子!”

顧夕顏失笑道:“那總有幾個重要的,要不然盛京的人為什麽不傳別個,單單傳方少瑩呢?”

趙嬤嬤道:“那是自然。方侯爺家原是白丁出身,後來靠了皇太後才封爵蔭子的。這方少瑩的父親是方侯爺的第六個兒子,叫方繼賢,是嫡子,當年方家還不是像現在這樣顯赫,方侯爺也只是一個戶部一個小小的給事中。方繼賢是方家第一個靠科舉出仕的,從戶部的給事中做起,一直做到戶部尚書兼尚寶司少卿。這個方大人有點怪,只有一個正妻,沒有妾室,一兒一女都是嫡嗣,兒子就是去春闈的狀元郎方少卿,女兒方少瑩自幼就被皇太後帶在身邊在內宮教養……”

顧夕顏腦袋一轟。

方少卿?會不會是同名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