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柔儀公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眼睜睜地看著大周的江山葬送。

她是皇後嫡出的女兒,少女時代,父親獨寵貴妃,冷落他們母女,以至於堂堂皇後,竟然要常年避居在別苑裏。

但也正因為如此,她有幸見到了傳說中的昭華上師。

——昭華是誰?此事還要從頭說起。

大周國祚四百余年,太祖英明神武,亂世立國,其子其孫卻再無先祖風範,可守拙不可開疆,等傳到第四代,便出了著名的鄭氏亂政。

鄭氏乃是沿海世家,代代累積財富,太祖打天下時,他們慧眼識英雄,舍出大半家財,助太祖成事,建國後,鄭家獲封侯爵,在當地做起了土皇帝。

第四代仁宗皇帝繼位後,後宮空虛,便下令選秀,鄭家之女歲數相當,出身尊貴,便成了皇後。

這就是鄭氏亂政裏的鄭太後。

仁宗算得上是個不錯的皇帝,在位時頒布了許多備受稱贊的政策,並且有意防著外戚坐大,鄭氏穩坐中宮,卻始終無子。

可惜的是,仁宗短命,只活到三十七歲就去世了,子嗣也艱難,統共就三個,還死了兩個。

剩下的那一個,就是母親為宮婢,後被鄭太後抱養的周世祖,卓煜。

他的第一任皇後是鄭太後的侄女,史書上記載,鄭皇後年幼既入宮廷,與世祖皇帝青梅竹馬,但又很隱晦地說“鄭女驕橫,肖似其姑”。

柔儀公主看到這段記載的時候,心裏就想,不就是說鄭後目中無人,看不上世祖皇帝,又有學鄭太後把持朝政的野心嗎?

果然,禍國之亂,必有前兆。

古往今來,幹掉皇子扶自己兒子上位的皇後多,動手搞死皇帝,甚至想出李代桃僵的皇後,那還真沒幾個。

不過世祖皇帝那一輩的確不太對勁,出現了兩個異人。

一個是鄭後封的國師歸塵子,記載說他身懷道法,能憑空自立,吞吐水火,還極愛女色,采陰補陽,為其幸過的女子一兩個月後便衰弱而死。第二個,便是後人們很懷疑真實性,但又有鐵證不得不信的神女皇後。

史書這麽簡練的文筆,對她的記載都長達許多頁。她幹過好幾件事,樣樣件件,都很玄異:首先是救下了世祖皇帝,陪他召集人馬,奪回了皇位,而後幹掉了歸塵子和他的妖蝶,接著嫁給了皇帝。

故事到這裏,本該結束了對不對?然而並沒有。

史書上很清晰地記載,七月十五,月華之夜,天降帝流漿。她禦風淩空,沐浴在月華之下,還說出了驚人的百年之語:“君為天子,神自眷之,無病無災,百歲而終。”

後來世祖皇帝果然活到了一百多歲,成了有史以來最長命的皇帝。

但柔儀公主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她只做了幾年皇後,便再次離開修行——“後摘鳳冠,騎鶴而去,不復回也”。

據說,當年皇宮裏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她乘鶴而去的場景。一甲子後,白頭的宮女說起那時的情形來,還歷歷在目,清晰無比。

神女不復回,關於她的記載卻還在延續。譬如說,世祖皇帝想知道她在仙島是否修煉有成,派出了幾十艘巨船遠航,結果蓬萊未曾找到,卻發現了蠻夷之地,遍地沃土,四季如春,躺著都不會餓死。

大周得到了稻、黍、稷、麥、菽之外的第六谷,因在番邦,名為番薯,同樣帶回來的還有番茄、番椒等物。

王朝自此興盛。

再後來,世祖說他夢見了神女,問他辛勞已久,何不安享天年,叫她遠在玉京也不得安枕。夢醒後,世祖便萌生了退位的念頭,免去了父子相爭的悲劇。

不過他兒子也沒能活過他就是了……再後來,世祖壽終而死,帶走了白露宮,鄭後被廢為庶人,未能安葬帝陵,神女又修道而去,因此,帝陵中未有合葬之人。

柔儀公主總是想,虧得世祖皇帝活得久,他要是比兒子先死,以後來那位的性格,肯定會扒開貴妃的陵墓,把她送進帝陵與爹合葬,來個生不能同寢,死後合葬。

那估計世祖皇帝死了都會被氣活,他可不太喜歡後來的貴妃來著。

扯遠了。

世祖皇帝和神女的故事還有很多,譬如說建了神女祠。

過去,寡婦守節,烈女守貞,都會選擇一死了之。現在這麽吊死,官府卻不會再發放匾額,免去賦稅,反而是進神女祠裏清修十年的,可以得到表彰,福澤他人。

再比如說,道學興盛,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興起了修道的風潮。

男子不必說,稀奇的是,大周出了好些個女道士。她們不僅美貌動人,更有滿腹才學,不願意成親生子,便幹脆出了家,潛心修道。家裏有些能耐的還會替她們建造道觀,廣邀天下有識之士坐而論道。

女冠、女道士,是大周詩文裏最高頻出現的詞匯之一。她們與許多文人才子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成為了周朝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