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采綠(8)(第3/4頁)

現如今有了鐵器,滑輪、杠杆等省力工具也應用在了鑿井工作裏,這倒是減輕了鑿井人的負擔——隨著越挖越深,是會經過堅硬的巖石層的,真以為工作那麽簡單啊!

甚至說,若是沒有滑輪等工具,光是將新挖出的土石運出井都要費老大的勁兒了,效率還低!這項工作尚且如此,其他麻煩的多的工作就不用多提了!

挖掘過程中井壁坍塌怎麽辦?井壁滲水怎麽辦?

挖井尚且如此,地窖的工程只大不小!這可不是那種只比地面低幾個台階的所謂‘地窖’,真要是那樣,藏冰效果也不會好到哪裏去,而是切切實實的那種地下室一樣的地窖!

陳嫣不太信任施工人員,並不覺得他們能挖出地窖來。雖然她要的地窖比較小,不像皇家,若是他們想要修冰窖,那體量就大了,施工難度更大!

相比之下,在室內多打幾口大井倒是更實際一些的選擇!挖井技術相對來說簡單,專業手藝人都能做到。

事實上,後世到了唐宋時期,藏冰也大多用井,真的民間用冰窖,那都是明清時期的事情了。

也別瞧不起一口大井,覺得存不了多少冰。事實上只要會算賬的就能明白,井口徑做的大一些,打的深一些,一口井藏個五六十塊冰那是很輕松的…每塊冰可是邊長為三尺的立方體,半噸左右呢。

打上十口井,那就是五六百塊冰。而這種藏冰方法損耗又比現在的皇室藏冰法小了不知道多少!等到冬日藏冰完畢,井口上方都會封井。第二年夏日打開,若是各方面條件都很好,損耗甚至可以降到微乎其微。

到了宋朝時這種藏冰方法普及到了小民家庭,他們倒不是為了自己享用,而是為了夏天賣出去賺錢。也正是靠著這個,宋代才會讓冷飲一舉從貴族享受變成平民百姓也可以享用的東西。

桑弘羊不解問道:“建淩陰和造井又有何幹系?”

此時的人大多還不知道挖的越深,溫度越低。陳嫣只能想了想,解釋道:“我曾在雜書上見,井底陰涼,遠甚於地上。又問過鑿井工確實是如此,而且井愈深,愈陰涼!所以我想以井儲冰,這該比一般儲冰法要強的多!不然按照宮裏的辦法儲冰,損耗太大,難以支撐啊!”

采冰可不簡單,這是一個很難的活計…還是給大家減少一些工作量吧。雖然鑿井也是工作量,但這個是一次性的,完成了之後就一勞永逸。

桑弘羊覺得好神奇,井底越深越陰涼?仔細想想,湊到井邊的時候也確實能夠感受到清涼之氣。只不過那時候大多數人,包括桑弘羊自己,都將這個當成是井水的涼意了!

聽說陳嫣改了主意,打算鑿井,而不是修地窖,第五管事也松了口氣。說實在的,雖然嫣翁主的命令,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但…相比之下,鑿井就要輕松很多了。

於是低眉順眼問道:“翁主覺得要鑿幾口井?”

陳嫣想了想:“先鑿二十來口罷!”

似乎是怕這個數字太大了,陳嫣又趕緊解釋:“這井比水井容易,不用找水!反而以不滲水的為佳,這該省了不少功夫罷——二十來口井應該不難?”

陳嫣又不是做工程的,她怎麽知道二十口井在這個時候到底是個什麽級別的工作量!

第五管事連忙道:“並不難,冬日采冰之前定能完成!”

鑿井是很辛苦的工作,不過這份工作始終是有人做的。既然是有人做,這就說明並沒有真的難地突破天際!人手足一些,幾個人負責一口井,能花多少時間?相比之下,第五管事覺得采冰要麻煩的多!

到時候得組織人手進山采冰,還得將冰運出來,想想就是個艱巨的任務。

陳嫣也想到了這一點,在第五管事離開之前又道:“采冰之時,深山溪谷之冰只需填滿幾口大井就夠了!其余的,可在大湖之中斬冰!”

要入口的冰講究個幹凈,所以山泉冰最好了!其余的,像是放在房間裏化掉降溫的,冰鎮水果飲料的,自然不需要那麽幹凈,河湖裏的都OK啊。若不是大海不結冰,就地取材,搞些海水冰也不是不可以嘛!

仔細想想,此時又沒有什麽汙染,就算是河湖裏的水(只要不是城市裏的河湖),直接喝的話問題也不大吧?不過穩妥起見,還是不要了。

這自然是減輕了第五管事的工作,他也輕松了不少,又再次奉承了陳嫣,這才離開。

桑弘羊見他走了,才興奮道:“明歲夏日就能用冰了?”

“確有。”陳嫣還疑惑他怎麽這麽興奮呢,轉念一想,可不是興奮麽!此時的夏日‘冰’可沒有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東西,即使是長安的王公大臣,也只有在皇家賞賜時才能沾到一點兒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