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采綠(8)(第2/4頁)

講究和奢侈之間還是有差別的,所謂講究,是說陳嫣喜歡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對於生活細節有自己的要求。乍一看和奢侈很像,其實不是那樣的。所謂奢侈,大多數時候都是超過必要的!

陳嫣的講究,具體來說,一道菜她有很多說頭的,一般的庖廚根本無法滿足她,為了侍奉好她,非得要挖空心思不可——倒不是說一定要用最貴的食材,就是要花心思!但貴族的奢侈不同,他們更多時候就是用無數的人力、無力去堆砌一個享受。

很多時候大貴族的奢侈都是很沒有必要的,但為了排場之類的,他們依舊堅持!並且對這種奢侈的貪欲,似乎永遠得不到滿足。

陳嫣這座‘櫨山莊園’宅院已經夠好了,就桑弘羊自己還聽陳嫣說過,只住她一人實在是浪費,很多房間都是空著的(不是說整個宅院只住了她一個人,而是很多屬於主人家才能住的屋子,基本上只能空著!因為空著不要緊,反而是不合適的人住了,那才是‘失禮’!)。

陳嫣顯然不會在這種情況下無目的地大興土木。

“是為了修築冰窖。”陳嫣自己也有些不太有把握地道,轉頭就叮囑第五管事:“若是地窖無法得,便在屋內多多挖深井!”

陳嫣今年夏天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在這邊搞個冰窖了,只不過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成行而已。眼見得農事忙完了,奴隸,以及奴客蔭戶都閑了下來,人手也有了,正好可以搞點工程,於是就開始忙活起這個了。

“冰窖?”桑弘羊不太解這個詞,但顧名思義,感覺模模糊糊知道一點兒。

陳嫣想了想,‘哦’了一聲:“就是淩陰!”

這麽說桑弘羊就明白了!原來是淩陰啊!

華夏先民是非常聰明的,從很早開始就意識到冬天的冰可以存儲起來,等到夏天酷熱難耐的時候使用。不過儲冰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別的不說,采冰這件事就很難了!

家門口小河裏的冰塊,若是不講究幹凈不幹凈,那倒是也能用。但小河裏的冰塊能有多厚?儲存起來根本挨不到明年夏天!能夠挨到第二年夏天的冰往往是又厚又大的!有多厚多大?按照自商周時期就有的規定,反正供給皇室的都是變長為三尺的立方體。

好家夥,一塊冰半噸左右了!這個時代,沒有官府組織,能做到這個嘛?

采冰之後還得運輸,還得儲藏,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轉的。所以直到此時,采冰還是延續了傳統,只有皇家涉足其中。而專門用來藏冰的屋子,就被稱作‘淩陰’。

至於後世的‘冰窖’,這時候倒是還沒有,因為此時的冰甚至不是窖藏!

《周禮·天官·淩人》中有記載‘令斬冰,三其淩’,《周禮》當然不是傳說中周公所作,事實上這部書真正成書於秦漢之際到漢初這段時間。但不可否認,書中確實記載了大量周朝舊事。

這個‘淩人’,周朝就確有其事,是專門負責掌管皇室用冰的官員。這人在冬天的時候得負責搞冰塊,讓服役的百姓以及奴隸去深山裏采冰。估算皇室要用冰的數量,采冰的量應該是這個數量的三倍!

因為從冬到夏,這段時間冰會有很大的損耗,具體大概在三分之二。

損耗如此之大,由此也可以知道此時的藏冰技術有多麽原始了。事實上,直到漢朝,這上面也沒有什麽進步…大概是沒有什麽進步的動力吧。反正只有皇室會藏冰,而皇室本身並不在乎藏冰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也沒有改進的想法。

此時藏冰,首先會修建淩陰。淩陰一般選址在陰涼的環境裏,也會刻意修建的不見光。但也就是這樣而已,並沒有人挖地窖藏冰。

挖後世那種足以藏冰的大地窖?這個工程可比後世想象的要大的多!倒不是此時真的就沒有這個技術,連陵墓地宮都能挖出來,冰窖自然也不在話下!可是就為了藏冰,所以整出一個這樣大的工程?國家有錢也不是這麽糟蹋的啊!

陳嫣在沒有考慮修冰窖之前,其實也不理解…冰窖很難嗎?感覺上不怎麽難呢!但後來了解了一下,簡直就是啪啪啪地大臉呐!

事實上,就算不說地窖,就是挖井這個問題,在此時都是又困難又麻煩!

有了解古井的就應該知道,即使到了秦漢時期,水井一般也就是十余尺深!偶有因為當地環境特殊,打的深的,也不過兩三丈!至於上古時期,那就更淺了。水井越打越深,那是後來技術進步後才有的事情。

這其中問題還不在於找地下水脈,問題在於挖井這個工作本身。普通人覺得不就是挖坑麽,容易的很!

呵呵。

春秋戰國以前連個鐵器都沒,用青銅的,甚至是骨頭、木頭制成的簡陋工具,完成如此艱巨的工作,簡直就像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