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沙勒維爾

當地政府沒錢,也就談不上有什麽好的公共設施建設,大部分居民也就是溫飽而已,有錢人在任何時代都是少數。

巴黎的宮廷裏是什麽樣,偏遠小城裏幾乎沒人知道,這不妨礙維塔麗瞎吹一通,档次只需要比“皇帝用金鋤頭下地”高一點就好了。她在巴黎很遺憾沒時間去盧浮宮看看,雖然進不去,能在門外看看也好,可惜。

她還給阿瑟描繪了一副美好的前景:考過畢業會考、去巴黎上大學、認識牛逼轟轟的大佬、大佬帶他出道,豈不是美得不行不行的!梅裏美去年去世了,但巴黎文藝界的大佬還有很多,只要混得久,何愁沒辦法認識大佬!

這個話題他喜歡。

上大學不是必需,但這跟他想要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並不沖突,他很快就接受了這一點。

*

夏收結束後,蘭波太太帶著長子回到沙勒維爾,簽下了店鋪和新居的租約,帶著孩子們開始著手小超市的經營。

她沒有經營小店鋪的經驗,但維塔麗總是能說的頭頭是道,大部分時候是維塔麗在拿主意,比如要進什麽貨、怎麽定價、怎麽宣傳。想想後世一大堆人能為了便宜幾分錢的新鮮雞蛋排隊,黑色星期五的打折搶購一點也不亞於淘寶雙十一促銷,就知道貪小便宜是人之常態,不分民族國籍。

她定下了營銷計劃,開業前三天,每天分別選取一、兩種貨物打折促銷,還有滿贈和滿減,策劃書洋洋灑灑,都做到了開業一周年促銷了。後世這些商家可以說把這些營銷手段都做到了極致,比如滿贈和滿減,人們為了貪圖那幾個法郎的小便宜,硬是湊單買夠金額。

店面不大,大概就比後世那種小區門口的小超市稍微大一點,店裏面積70平方米。開業當天,雇傭了幾個半大孩子在附近發廣告單,憑廣告單以優惠價購買雞蛋和面粉。店員就是蘭波太太和弗裏德裏克、阿瑟、夏爾表哥。店鋪裏不易搬動的貨物開架銷售,比如面粉;一些體積較小的貨物放在貨架後面,阿瑟和夏爾負責在櫃台裏取貨,維塔麗負責收錢。

第一天非常忙亂。

上午10點開業,下午5點關門,“蘭波家的小店”差不多賣掉了三分之一的貨物。

維塔麗十分靈活,結賬會抹了零頭,有時候甚至能抹掉好幾個生丁的零頭。蘭波太太覺得她太大方了,這還能賺錢?但她的計算能力只夠算不多的幾件物品的賬,東西太多就沒法算了,特別是維塔麗設置的價格都有零頭,經常出現15.99蘇、4.95生丁這種價格。1法郎是20蘇,這是20進位;1個蘇是5生丁,這是5進位,不同的進位制導致算賬很困難。

維塔麗不知道從哪兒弄了一只中國算盤來算賬,顧客都很稀奇的看她小小細細的手指如飛的在算盤上舞動。每結賬一筆她都會在賬本上記下來,抹去的零頭也寫下來。到了晚上關店算賬,計算進貨價,計算今天的開支,再計算今天的收入,減去成本後,凈利潤居然超過了500法郎。

——這可是全家3個月的生活費!

全家人——除了維塔麗之外——都驚呆了。

500法郎,說起來不多,但這可是一天就賺到了!

維塔麗覺得稀松平常。是因為她在巴黎見識過了,成衣店每天光是流水就能有幾千乃至上萬法郎,而成衣的利潤可比日用百貨高多了,日用品沒法設置很高的零售價,一般進貨價加個20%,開支、損耗和利潤都在這20%裏面。

*

蘭波家的小店除去開業大酬賓的前三天,每周的凈利潤穩定維持在100法郎到150法郎,全家的生活水準從一個月開銷120法郎到150法郎上升到200法郎,整體生活質量躍升了一層。精打細算的蘭波太太每個月還能存下2、300法郎。

維塔麗抓緊時間教會了蘭波太太怎麽算賬、怎麽使用算盤、怎麽記賬,到了9月初,便回了皮埃爾先生家上課。

新家距離皮埃爾先生家只有兩條街的距離,她上午自己去,下午阿瑟或是夏爾去接她回家。她給店員訂做了統一的制服,阿瑟穿著制服和圍裙,很可愛。

夏爾被菲利克斯舅舅逼著來店裏工作,一開始當然是不樂意的,工作哪有整天在外面浪爽啊,被弗雷德裏克收拾了幾次之後,終於痛苦的認識到他躲不掉,只能放乖一點,老老實實當起了小店員。

*

阿瑟最近很忙,也就不怎麽念叨要再去巴黎了。

8月的一天,他給保羅·魏爾倫寫了信,抄了五首詩夾在信中。他對此不怎麽抱著希望,畢竟之前他還給其他詩人寫過信、寄過詩,但都沒有收到回信。維塔麗開玩笑的說,是不是因為他在信裏說自己才16歲,那些成年男人根本不認為這些-->>

詩歌會是一個16歲的男孩寫出來的——很有道理!於是在給魏爾倫的信中,他說他21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