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工業時代的太空競賽(第2/2頁)

就在魏斯從貝拉卡瑟回來後幾天,尼古拉來到洛林,親口告訴他,聯邦軍事委員會向星空和多森兩家在航空機械領域實力最強的企業集團發出了太空飛行器的設計方案招標書,要求它們在三個月之內拿出短期可實現的設計方案,勝出的一方將獲得20000金克朗的專項研發經費和“5+20”的保底訂單,即:至少5架試驗機和20架小批量產機。

20000金克朗,足夠洛林人建造二三十條人工運河,或是對他們為期十年的發展規劃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而這僅僅是專項研發經費,後期試驗機和小批量產機還將按成本上浮一定比例的金額支付訂單費用,且不說預期利潤,至少在規模上,這是一筆相當可觀的“大單子”!

尼古拉來找魏斯,不是談合作,而是希望聽聽他關於太空飛行器的想法,看能否給自己一些啟發。她表示,接到軍方的設計方案招標書之後,星空集團的核心技術人員都在進行“頭腦風暴”,各種各樣的設想迷亂人眼,讓她倍感壓力。當然了,假如魏斯這裏沒有靠譜的點子,她就當是出來散散心,找找靈感。

聽了這些,魏斯從頭到腳都很淡定,別的不說,在科技領域提建議、出點子他還是相當在行的,而且比這個星球上的絕大多數人都要靠譜。

“戰爭結束還沒多久,新一輪軍事競賽又開始了。發展軍備無疑是各個領域最耗錢的,20000金克朗啊……可以用來幹多少事情?以我的估計,要想真正邁進到太空時代,聯邦政府耗費的資金遠不止這些,也許五十倍、一百倍吧!”魏斯沒有急著給好基友出主意,而是發了一通感慨。

“在萊博爾德時代,聯邦政府大體上還能保持克制,而今……”尼古拉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算了,不說這些沒意思的,還是講正事吧!我有個想法,以我們當前的技術條件,唯一能夠把飛行器送入太空的,就是星源石。在沒有空氣的環境中,發動機是無法工作的,在飛出大氣之後,我們的飛行器要麽使用壓縮空氣驅動發動機提供電力,要麽使用蓄電池提供電力,或是兩者兼有,但它們維持星源石運作的極限時間只有一刻鐘,太短了!”

“不錯,現有條件下,你考慮的大方向是正確的,我們別無他路,我懷疑諾曼人所謂的太空飛行器也是循著這個思路來設計制造的,之前我做了個簡單的計算,從正常飛行器的極限高度到離開大氣層,最短只需要二十分鐘,跟你算出來的一刻鐘差距不大,應該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來彌合。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制造這種太空飛行器出來有什麽實際意義?將高度優勢轉化成相對制空權?”魏斯沉吟道。

尼古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自顧自地揣摩:“進入太空之後,飛行器能否在無動力的情況下保持既有高度,就像是最早的滑翔機?不,沒有空氣,沒辦法滑翔。”

在魏斯的認知裏,人造衛星和空間站技術將會在不久的未來變得非常成熟,至於是用火箭運載還是太空飛船攜帶,本質上並沒有區別。於是,他對尼古拉說:“你剛剛這個問題,從物理學的角度,可以獲得肯定的答案……是的,它在特定條件下可以維持無動力飛行,哪怕星源石不發揮作用也可以。呃,這是空間物理學領域的知識,我記得好像是叫太空軌道還是什麽,具體可以找頂尖的物理學專家請教一二。”

尼古拉托腮思考:“可是,就算能讓它在太空停留一段時間,哪怕三四天,又有什麽實際作用呢?從十萬尺乃至更高的高度,就算使用最大倍數的望遠鏡,也難以看清地面的情況吧!或者,越過敵人的頭頂,從敵方目標的最上方發起攻擊?那麽高的地方投彈,命中率應該很糟糕,如果進入大氣再攻擊,那跟普通飛行器有什麽區別?”

看她這般苦惱,魏斯開導說:“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問問楊教授,請她推薦一兩個頂尖的物理學專家,然後好好當一回學生,聽聽他們關於這方面的專業見解。”

尼古拉點點頭:“一起麽?”

她這技術總監,大多數時候都很自在,而魏斯這洛林州長官,在各項事務步入正軌後也不是太費勁,於是道:“一起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