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閃電力量(第2/3頁)

等本·蒂姆尼上校說完這些,魏斯感覺自己面前的人似乎是個假的本·蒂姆尼上校,因為從他在兵棋推演中那種極其冷靜睿智的表現,沒有什麽難題是能夠阻擋他的。只要給他兩次機會,接下來無論多少盤兵棋推演,都很難再從他手裏拿走勝利。就是這樣一位超煩脫俗的人物,怎麽會被自己導演的春季大演習給弄得失去信心呢?帶著這樣的疑惑,魏斯審慎地思考的一番。

在這期間,弗裏斯將軍談了些他關於閃電戰的看法,他認為某些推論誇大了進攻方的突擊能力,尤其是持續作戰能力,因為聯邦的國土是如此的遼闊,一旦在聯邦境內的布局線超過1000裏,那麽侵略者的補給效率會大幅下降。

“正如我們目前所推行的軍事動員體系改革,只要敵人膽敢侵入聯邦,無論他們身處何處,周圍都會有數倍於他們的抵抗者,而且不再是那種手無寸鐵的抗爭者,是真實的武裝抵抗者,是有組織有準備的遊擊隊。在那樣的情況下,有克倫伯·海森長官這樣出色的遊擊指揮官,一定會讓敵人痛苦萬分。”弗裏斯將軍很有信心地分析了一番。

“遊擊戰不是不能成為戰爭的主戰場,但那也意味著正面戰場近乎完全失利,意味著敵占區的居民將忍受無盡的痛苦,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出現那樣的情況。”魏斯在思索中拋出了這麽一個在上場戰爭中就已經得出的結論——遊擊戰的代價是要遠遠超過正面戰場。

緊接著,他將視線放在本·蒂姆尼上校臉上,與之對視:“單純從戰局的棋盤上來看,以集中機械化部隊進行快速反擊的戰術似乎無懈可擊……只要實力夠強,指揮正確,必勝無疑。在這種情況下,破局之策應該跳出這個戰局的棋牌。簡單來說,有兩種應對策略,一種是以機動戰對機動戰。在敵軍高速攻擊穿插之時,以我方機械化部隊相應尋找敵人的軟肋予以攻擊,或是與之正面對撞,決出勝負。這就要求我方也有實力足夠強大的機械化部隊和正確的戰術策略。第二種渠道是我方繼續堅守,但同時極力破壞敵人的交通線以及後方的工業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建立極為強大的空中部隊,在戰爭初期就奪取制空權,用持續而猛烈的攻擊讓敵人的地面攻擊瓦解,用長途奔襲足夠強度的遠程攻擊敵人的重工業區。也就是說,應對閃電戰必須有比攻擊方更為堅定、決絕的精銳作戰力量,或是在地面針尖對麥芒或是在空中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否則一旦進入對方擅長的節奏,想要扭轉戰局,就必須付出巨大的犧牲。”

說完這些,魏斯停頓片刻:“嚴格來說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將大部分的國土讓給對方,用遊擊戰來消耗拖延敵人的部隊,將我們自己的精銳集結於距離敵方國土最遙遠的地方,等待敵人在廣袤的占領區不斷消耗疲憊,抓住機會,展開反擊。這跟我們在上一場戰爭中後期的策略有些相似,它具有戰略層面的可行性,而最大的缺點就是會導致無辜平民巨大傷亡。”

魏斯的分析和建議本·蒂姆尼上校顯然聽了進去,他連連點頭,然後說:“在你所列出得三條路徑上,我認同你的觀點,第三條萬不到得以的情況下是不要采納的,因為那對整個國家和民眾帶來太太沉重的負擔。第二種是空軍學派所推崇的,我不反對,但那不是我擅長的方面。我真正感興趣的是你所說的第一條路徑,也就是機械部隊對機器部隊的對決。在剛剛結束的這場大演習中,我為防守方配備了大致相當於進攻方一半的機械化力量。我一直認為,處於主場優勢的防守方在策略得當的情況下,是能夠抗衡進攻方的,但是由於進攻方集中使用了機械化力量,僅有的兩場對抗都以防守方的失敗而告終。這讓我想起了冷兵器時代騎兵之間的激烈廝殺,在某些特定的時期是戰場的決定性力量——騎兵勝則戰役勝,騎兵敗則戰役敗。哪怕防守一方固守城池抵禦敵人的進攻,獲得優勢騎兵部隊總是能夠切斷防守方的補給,將他們的城池變成孤地、死地,最終淪陷,而在現代化的對戰中,機械化部隊同樣能夠做到當年騎兵部隊所做到的。”

停頓片刻,這位天才參謀官神情嚴肅地說:“我是陸軍學派,我必須考慮飛行部隊無法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如何能夠以地面作戰掌控戰局,甚至我需要考慮在飛行部隊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力挽狂瀾……這些都是我需要考慮的。”

這種考慮固然帶有本位主義的意味,但是也確實是戰爭需要應對的局面,因為沒有人能夠保證空中的戰鬥如預期那樣進行。單純的指望飛行部隊能夠掌握局面既不可靠,也不負責任。魏斯微微頜首:“我理解你的顧慮,這確實需要考慮。也許在戰術層面我們找不到破局的鑰匙,而在技術層面,有一把鑰匙正在黑暗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