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兵民相融(第2/2頁)

在洛林各界的踴躍支持下,開春後,第一期軍民備訓得以順利開展,來自各個城鎮的10萬名適齡青年使用駐軍部隊的訓練場所和營房進行為期一周的相當於預備役強度的國防備訓。除了為參訓人員籌集訓練所需的各種物質之外,另一個重要保障就是讓企業、工廠在工人短暫離崗期間繼續發放薪資,以確保他們沒有生活上的後顧之憂。這一點,洛林工業者聯盟發揮了很好的帶動效用,工廠主們紛紛響應州政府和軍方的號召,將四分之一的工人輪換出來參與這次備訓。

除了常規訓練之外,鑒於洛林處於聯邦西部,翻過莫納莫林山脈就是諾曼帝國的勢力範圍,為了加強應對各種突發狀況,魏斯跟安全監察部還有駐軍部隊協商建立了地方的應急防範機制,核心是成立聯合應急分隊,由第十七國防師直屬偵察營調派50名官兵、安全監察部調派10名武裝監察員、州鎮府的警察部門調派50名警察,並從特勤部隊請來數名教官進行綜合訓練。雖然這支應急小分隊只有100多人,但從機動性、專業性來講,要比以往的傳統的警戒防範機制要更為有效。

魏斯親自擔任這支應急小分隊的榮譽隊長,並以克倫伯·海森工廠的名義捐贈了一批自由式突擊步槍、新式手雷以及全套裝具,讓這支精銳的力量“武裝到了牙齒”。利用冬春交替時節的氣候的復雜性組織嚴格的野外拉練和戰鬥訓練,力爭達到特勤部隊入門標準。

充裕的準備都是應對不時之需,如果可以,人們寧願這種不時之需永遠不要發生,但不時之需總是會以一種人們猝不及防的方式降臨。在聯邦安全監察部主導的一次緝捕可疑人員的行動中,對方在逃脫過程中動用武力,交火中擊傷了兩名督察員和一名警察,然後逃之夭夭。隨後,安全監察部聯合駐軍部隊和警察人員進行搜捕,這是應急小分隊的第一次實戰行動。為了支援行動,克倫伯·海森家族組建的農林飛行隊也加入進來,他們從索木索納斯出發,循著目標可能的逃跑範圍進行追蹤,其行動效率要比駐紮在斯利恩的聯邦軍飛行艦艇和軍用飛機更高,他們發現了一名敵對人員的逃跑蹤跡,為地面人員和後續搭乘飛行艦艇趕來的軍隊人員鎖定目標。在逃無可逃的情況下,這名敵對人員選擇了飲彈自盡,而他的另一名同伴之前就已分散逃竄,利用地形影遁了身形。駐軍部隊、警察人員以及督察員不得不拉開一張龐大的搜索網,但當天未能搜獲此人的蹤跡。經過一個晚上的搜捕,希望似乎變得渺茫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常規的方式已經無法奏效,魏斯親自出馬,與尼古拉組成了洛林民用航空界的“最強CP”,對可疑區域進行了空中同搜尋。魏斯利用的特殊視野,於第二天午後在一個山坳中找到了那名可疑分子的,引導地面部隊進行圍堵,這人最終也飲彈自盡。

雖然遺憾的沒能抓到活口,可是從他們身上搜到的東西物品以及在他們臨時住處搜索出來的資料,基本斷定他們是諾曼帝國派來刺探情報的人員,其目標是聯邦軍在洛林的軍事設施軍工生產以及各種工業設施情況,這也跟聯邦安全監察部門之前的猜測情況相符。經此一事,聯邦軍方和安全部門意識到和平時期防範敵人滲透的安保體系還有所欠缺,魏斯借此機會提出新建民用軍航空飛行學校,由軍方提供技術支持,將其納入到軍民備訓體系當中,這個提案很快得到了軍方高層的認可。

鑒於城市和工業區居民人口密集,適齡青壯年數量較多,魏斯和駐軍部隊商議,在各個工業區和工廠學校較多的城鎮設立軍民備訓點,由軍方和警察部門一起設立常備的物資倉庫,工業區工人可以利用夜間和周末的時間進行輪訓,而在中高等學校,適齡的學生們可以利用寒暑假及周末的時間參加軍事訓練。這樣一來,既可以分散組織居民備訓的壓力,起到積少成多的效果,使更多的人受到正規的國防訓練,另一方面,這些軍備訓練可以發揮出輔助治安的作用,只需要給他們鋪設電話線路,必要的情況下就可以動員具備輔助軍事能力的人員參與行動。

以此次抓捕兩名敵對分子的行動為案例,洛林州政府聯合駐軍部隊、聯邦安全監察部派駐人員制定了幾種不同情況的預案,其後舉行了兩次具有一定規模的反滲透演習,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不久,軍方高層派來了一個觀察團,檢視洛林地區的軍民備訓情況。對魏斯和布魯克斯來說,這個觀察團有個非常熟悉的老面孔,龐克將軍。現如今,他的身份換成了聯邦軍民備戰訓練委員會的秘書長。這位老長官是魏斯在第二次洛林遊擊戰時期的頂頭上司,也是布魯克斯在軍事情報部門時的老上司。對於兩位昔日下屬在洛林開展的各項工作,這位老長官自然是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光肯定還不夠,在他的力薦下,聯邦軍方決定以洛林為示範,將民用航空學校列為軍民備訓點、公路與戰時機場結合等軍民合作項目作為典型範例進行通報推廣,並給予了州政府、駐軍部隊及派駐此地的地聯邦安全監察部門一定的嘉獎,軍方高層亦將這一年春季聯合演習定在了洛林和納沙塔爾聯邦州,並將其命名為“西部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