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耐得住寂寞,守得了平淡(第2/2頁)

除了盡可能多的挖設交通壕,駐防在國境以北的聯邦部隊還開始整理威塞克斯軍隊遺留的殘破防線。這條防線的建立還要追溯到上一場大戰爆發以前,在那個時代,威塞克斯王國和阿爾斯特自由聯邦並未締結軍事同盟,諾曼帝國受到內部頑疾的困擾,也不像後來那樣威勢逼人。因此,威塞克斯軍隊非常認真地構築了一條當時看來足夠堅固的邊境防線,配備了鋼制升降炮台和地下交通設施,後來又陸續加設了用以抵禦飛行戰艦的防空武器,前些年還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翻修。諾曼軍隊之所以能夠輕松占領這條防線,完全是因為他們從防線背後進攻,而且威塞克斯軍隊已經被打得毫無鬥志;聯邦軍能夠以摧枯拉朽之勢碾碎這條防線,一方面是集中了最具摧毀力的空中和地面火力,另一方面,駐防於此的諾曼軍隊好比強弩之末,既沒有實力也沒有決心堅守這條防線。若非如此,外國軍隊也不至於淌過溪流一樣在這條威塞克斯防線上來來去去。

數日後,第一批來自後方的建築材料運抵國境防線。看來,無論是在北線司令部還是軍需輜重部門,還是有不少人沒被暫時的勝利蒙蔽頭腦,知道後方穩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借全國總動員之利,他們從臨近的幾個聯邦州緊急征調建築材料,並征用民間運力進行運輸。

有了鋼材和水泥,駐紮在國境防線的各部隊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了。有了先前組織勘測的經驗,各警備師和後備師紛紛向巴斯頓學生團發出邀請。這一次,卡佩斯上校親自出馬,帶著巴斯頓學員們現場勘察,出謀劃策。事實上,這位老兄不但是老資格的巴斯頓軍校畢業生,還是聯邦軍隊裏小有名氣的土木專家,除了精通材料、施工,還對彈道、爆破等頗有研究。因此,對於如何依托現有工事加強防禦,他的觀察分析深入、細致、透徹,他的對策意見有理有據,而且考慮全面,處置妥當,著實給原本準備大幹一場的學員們來了一次精彩生動的現場教學!

在卡佩斯上校這裏,魏斯學到了不少,也意識到自己在基礎知識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與此同時,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堡壘式的永備工事,防禦火力主要依靠中小口徑的速射炮。盡管這些火炮可以用榴彈和霰彈產生不同效果的群殺傷,以此遏制敵方地面部隊的進攻,但地球文明近現代戰爭史的經驗表明,能夠連續射擊的槍械有著火炮無法替代的作用,是防禦作戰必要而且必備的。可是,當前聯邦軍隊列裝的唯一一款半自動武器,是配發給憲兵部門以及部分軍官使用的半自動手槍,自動武器則只存在於軍方的技術儲備庫以及一些軍工企業的實驗室裏,由於技術不夠成熟或是這樣那樣的原因未能投產列裝。

若諾曼軍隊大舉來襲,其攻擊方式跟聯邦軍“踐踏”威塞克斯邊境防線一樣,以空中和地面重炮直接蕩平防禦工事,那麽這條防線上有無連續射擊型槍械,確實沒有太大的分別,這也是半自動和自動武器在各國軍隊不受青睞的重要原因。但如果諾曼軍隊不具備壓倒性的火力優勢,而是靠地面部隊硬撼防線,那麽有無連續射擊型槍械,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在巴斯頓學生團從奧城開拔之前,魏斯特意聯絡了何塞,詢問自動槍械的試制情況——半年前,他把以馬克沁重機槍為藍本設計的自動槍械技術圖紙交給何塞,讓他帶回克倫伯·海森的家族槍坊進行研發試制,而這半年來,經過反復調整,1.4PIR口徑的A型樣槍已基本完成,能夠達到預定的射擊效果,3.2PIR口徑的B型樣槍小問題不斷,還需要繼續調整改進。當時魏斯交代何塞,在優先完成軍方訂單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生產一些A型樣槍和配套子彈,以便在恰當的時候向軍方申請進行新武器的戰場試驗。

眼下正是“恰當的時候”。

部署在阿爾斯特-威塞克斯國境一帶的聯邦部隊熱火朝天第進行著作訓備戰工作,而在前方戰場上,阿爾斯特-威塞克斯聯軍繼續保持攻勢,但近來的斬獲明顯小於前期。第3軍團以第9、第11兵團圍攻工業城市昂隆,在兵力四倍於諾曼守軍且有第4艦隊全程支援的情況下,居然遲遲未能得手。戰場上的風,似乎開始轉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