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頁)

首先是筆墨紙硯,這些必須要用到的必備用品,自不用多說。

除去這些,還有一些提高考試品質的東西,比如油燈、暖手爐、木炭,單衣。

會試規矩,只能穿單衣入場,可以疊加,最多不超過五層,所以周師娘給他們每人都準備了五件單衣,單衣皆是棉絨制成,比起普通的農家子要厚實很多,穿上之後幾乎感受不到倒春寒的涼意,更有重金買來的銀絲炭、暖手爐,已經足夠溫鈞等人在貢院裏度過一段較為舒適的時間。

溫鈞心內十分熨燙,和衛二郎叢安一起謝過周師娘,才在周放的護送下,到達貢院。

貢院外已經是人山人海。

溫鈞下了周府的馬車,轉身對著馬車上的人道:“老師先回去吧,三天後叫復生他們來接就行,不用麻煩您親自來了。”

周放瞪他:“你想我來也不行了,今天休沐,我才有功夫送你們。”

溫鈞微笑:“那就再好不過了。”

送走不放心的周放,溫鈞等人領了牌子,在貢院門口排隊入場。

科舉一層比一層嚴格,會試自然又比鄉試嚴格。

本屆會試一共有三名主考官,一正兩副,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禮部提名,聖上欽點,除此之外,另有十五名同考官,負責彌封、謄錄、校對、閱卷、填榜等手續,皆由翰林擔任。

入場的檢查相比鄉試也更加嚴苛些,不過考生都是舉人,有功名在身,衙役的態度比之前考試的都要好很多,雖然耗費的時間多一點,倒是不令人尷尬。至於考試的時間,和鄉試相同,三天考一場,一共三場,需要九天。

唯一比鄉試好的是,考完一場可以離開貢院,回到家中歇息,不用等在貢院裏煎熬。

溫鈞拎著文房四寶,穿著五層單衣,經過衙役檢查,領到自己的三根蠟燭,在衙役的帶領下,和衛二郎、叢安兩人分開,各自走入自己的號房。

“啪”一聲,他剛進去,門就在身後關上。

溫鈞愣了一下,回頭看了一眼,便看見封得緊密的門,只留下一個小口子,用來發放試卷和食物。

他挑了挑眉,沒說什麽,先將號房清理了一遍。

號房是新修的,狹長而窄小,靠門的地方放了書桌和床板,角落裏放著馬桶,用屋檐上投下的光束照明,並不臟亂,只有一些灰塵,稍微用抹布擦拭一下就好了。

比溫鈞想象的條件要好一些。

按照周放宣揚的,會試號房十分狹小,條件艱難。溫鈞提前在心裏做好了心理準備,現在實物比宣揚的好很多,反而讓他有幾分意外之喜。

他放下提籃,鋪開文房四寶,點燃木炭和油燈,手裏握著暖手爐,閉目養神,等待衙役們發下試卷。

雖然一場考三天,但是試卷卻是一天一發一收的。

很快,溫鈞聽見了敲門的聲音,睜開眼,便看見窗口木板裏已經放了兩卷紙,一卷試卷,一卷草稿。

他深呼吸一口氣,盡量地凝神靜心,拿過試卷,開始埋頭答題。

和溫鈞猜測的差不多,會試的題目並沒有比鄉試難多少。

江南府是文風昌盛之地,多少文人才子出自江南府,這也就導致江南府的鄉試難度非常高,而溫鈞是經歷過江南府鄉試,還拿到解元的人,參加會試如此輕松,也很正常。

就像是現代做過江蘇卷的高考生,再去做全國卷,差不多的意思。

溫鈞下筆如有神,第一天很快就結束了。

衙役來收卷子,順帶送來今天的第二頓飯,涼水,烙餅。

溫鈞用油燈加熱了一下,囫圇吃完,倒下就睡。

這才第一天,他要養精蓄銳。

……

三天一晃而過,會試第一場考試,無風無浪地結束了。

溫鈞狀態意外的還行,在貢院門口和兩萬好友匯合,被復生接回了周府,稍微洗漱睡了一覺,立刻恢復了精神。

周師娘見狀,便沒有請大夫,只派人送來了米粥,讓他們幾人先填填肚子,晚膳等周放回來一起用。

因為正是會試期間,禮部也變得忙碌了起來,周放直到夜幕降臨,才匆匆地趕回來。

“走吧,書房說話,看看你們考得如何。”

周放當年沒有考中進士,但是這些年來,從未放下過讀書,還出過三本遊記,幾本字帖,書文方面十分精進。

幫他們整理一下思緒,預測一下考試結果,倒也足夠。

只是這一番對照之後,溫鈞和叢安倒是還好,衛二郎卻不安起來。

溫鈞的水準一如既往的高,叢安沒有呆在臭號,水平正常發揮,也沒有出什麽岔子。只有衛二郎,到底還是底子淺了些,這半年來沒有接受王三舅的教導,只靠自己苦讀,不曾進步,反退步了,理解錯一道經義題的題目,出現了嚴重的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