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第3/3頁)

出於天生對武器的熱愛和敏感,陽覺得堅硬的磚頭可以制成非常棒的武器,比他的石矛還要厲害。

方立安聽了,覺得自家阿爸不愧是擁有最強武器的男人,隨便給他一個靈感都能想到用來提升武器裝備。

只是根據他幾百年來對武器的研究經驗來看,把磚頭制作成其他形式,並不如磚頭本身好用。

方立安用自己總結的《街頭打架之秘密武器篇》告訴自家阿爸,磚頭可砸可打,可拋可丟,可攻可守,可近可遠,還可以當成暗器使用。

他拿起一塊磚頭,放在手裏掂了掂,將一些要點動作演示給陽看。

陽看了,用心記下,往後天天拿著磚頭練,連帶著其他換班休息的人也丟啊丟啊丟、拋啊拋啊拋……

對於族人們來說,這可能是他們有史以來度過的最暖和的冬天。爐火不斷,土窯裏的溫度很高,直逼春夏。

是的,今年大幅度降溫以後,感受到土窯的溫暖,陽和方立安商量了一下,把所有的族人都遷了過來。

部落裏雖然還沒生出家庭觀,但男女配對、父母子女的觀念早就有了,於是,陽就按照這種想法把所有人分到了五個土窯中。吃飯什麽的無需湊到一起,反正各自都有火。

為了安全起見,依舊要圍上荊棘,防止野獸侵襲。

因為去年出了野豬糟蹋糧食的事,所以之前用剩下來的荊棘並沒有丟,今年又新砍了許多,足夠把土窯圍起來。

至於山洞那邊,羊圈裏留了足夠多的草料,陽他們隔三差五組隊去看看,並沒有什麽大問題。

整個冬天過的溫暖又舒適,等開了春,族人們表示,真心不想回那個冰冷的山洞。

不回就不回吧。

陽對此並不反對,按照兒子的說法,今秋就能把房子建好,以後大家就要長期居住在這邊。這樣一來,早一點晚一點其實無所謂。

遷居的過程非常順利,只是羊的數量有點多,十來只,他們跑了兩趟才給扛到這邊新建的羊圈裏。

山洞裏面的存的糧食運過來播種,山洞外面倉庫存的糧食先挪到山洞裏放著,洞口用荊棘擋起來,不怕被偷吃。土窯的頂子到底沒有山洞來的穩妥,至少不用擔心被風掀飛。

生活就這麽有序地進行著,人們辛勤勞作,春耕春播,其他時間全部投放到了制磚上。

房子的地址,方立安早在建造土窯的時候就選好了。因為擔心河流會清淘土層,造成地質塌陷,影響房子的穩定性,所以跟土窯一起定在耕地的北邊。

他用撿來的石頭,圈了個大致範圍,讓大家有空沒空就去挖坑。挖到他理想中的深度後,便開始一步一步打地基。夯土什麽的,全靠兩只手,超級辛苦。

因為沒有水泥,只能用燙好的泥來代替。取材就是黏土,只是在和煉的過程中不斷加入紮成小段的草。如此燙好的泥可以用於磚石間的填充和粘合,強度雖然比不上水泥,但是就地取材,十分方便。他們最初建造土窯的土便是這麽來的。

一邊燒磚,一邊打地基、夯土、砌墻……

慢慢的,墻越壘越高,不到秋天,就圍起來了。

接下來,土窯不燒磚了,開始燒瓦,方立安雕了模具後就撒手不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房梁上。

蓋房子,房梁和地基同樣重要。房子倒了不好,但是房頂被掀了或者塌了也不好。

因為沒有鐵釘木膠之類的東西,只能用古代建築常用的榫卯結構來銜接固定房梁。

他以前雖然有研究,但並沒有具體實踐過,所以在此之前,還得搞點木頭試手。

然而,因為缺少趁手的工具,試驗進行的並不順利。方立安連連受挫下,開始懷念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