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3/3頁)

可謂一人讀書,多人受益,真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所以方立安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之後,她讓付長生幫自己找了個學校,掛了個學籍,只等全國統考那天去考試。

因為不想在填報專業的時候遭到限制,又在付長生的安排下參加了高考考生的各項體檢,得到了身體各方面完全正常的體檢報告。

如果別人問起她的眼睛,就說是自然恢復的,突然就能看見了,誰知道是怎麽回事?

然而,就在全國各地的高三生埋頭苦讀做最後沖刺的時候,方立安卻在參加人生中第一個非少年組的國際小提琴音樂大賽——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比賽。

該比賽由1929年成立的“伊麗莎白往後音樂基金會”主辦,地點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曾經中斷過一個時期,1951年重新舉行,此後按第一年鋼琴、第二年小提琴、第三年作曲、第四年休整的次序循環舉行。

這次比賽的對手不再是十六歲以下的小孩子,而是十六歲以上有著豐富比賽經驗以及技巧嫻熟的大齡選手,方立安心中興奮不已。

反而是方老太太對這次比賽的興致不高,她知道孫女報名了這屆高考,看著別人家的孩子爭分奪秒奮筆讀書,自家孩子到處亂跑,四處拉小提琴,根本不沾書的邊。

方老太太心裏那個無奈哦……

這種關鍵時刻,你就不能好好看書,考上了再去拉琴嗎?別以為我老太太沒讀過書不知道大學裏頭的“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算了,考不好再“復讀”一年嘛,反正孩子還小……方老太太這樣安慰自己。

方立安的心思則是全部放在了比賽上,這次比賽對她來說意義重大,算是“十年寒窗”的一個檢驗吧。檢驗自己的真實水平,更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最最重要的是,如果這次她能僥幸取得較好的名次,她一定要為黃博林黃老師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