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4頁)

政委覺得方啟東這小夥子真是不錯,對方都做到這一步了,他還能冷靜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個人才。

於是給他出主意道:“你媽年紀不小了,她一個人帶著孩子也不容易,你看這樣行不行,等組織上把你的事情定下來,你就讓她申請隨軍。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上肯定能方便不少。就算你忙起來沒時間回家,咱們家屬區還有那麽多軍嫂,今天這個搭把手,明天那個看一眼,也能叫人放心些,你說是不是?”

你別說,政委出的這個主意確實不錯,方啟東聽了一下子就動心了。

說實話,把閨女丟給老娘,他心裏怪不得勁的。回部隊的路上,他都想著要不要打退伍申請了。

可是一旦退伍回到武山,工作未必就能立馬找到合適的,就算合適,卻未必賺得多,就算賺得多,也未必能有時間照顧家裏。總之,他也愁的很。

沒想到一回來就有這樣的好消息,真是久旱逢甘霖啊!內斂如他也忍不住喜笑顏開:“謝謝政委!謝謝團長!我一定會認真工作,絕不辜負組織對我的關心與信任!”

政委:“行了,趕緊回去吧,別忘了跟你媽打聲招呼,提前把家裏東西收拾收拾,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方啟東:“是!”樂滋滋地跑去打電話了。

另一邊,方老太太接到兒子的電話,驚喜萬分,直呼菩薩保佑,家裏在發生了一連串的糟心事後,終於有好事來了。兒子要升職了,她可以帶著孩子去隨軍,一家子又可以在一塊兒了!老天保佑!

這下子,方老太太更忙了,一邊照看孫女,一邊看看需要帶什麽東西。

生活用品:棉被床單枕頭枕套,鍋碗瓢盆,還有其他零零碎碎。

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

小孫女的奶瓶奶粉尿不濕尿布小包被。

老伴兒的遺像。

這麽一看,東西其實並不多。

只是一轉眼方老太太又想了,一家子都搬去了南京,家裏的房子怎麽辦?

空著是不可能的,要麽出租要麽……賣了?賣了之後去南京買?

也不是不行,武山畢竟只是個縣級市,在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社會公共福利設施等方面肯定比不上省會城市。就是不知道南京的房價是個什麽情況,要是太高了……太高了就讓啟東去貸款!他這種工作性質和工資水平,肯定一貸一個準,不怕。

方老太太為了讓自家孫女過上好日子,真是費盡了一切心思坑兒子。方啟東臨行前把工資卡交給她,這邊前腳剛走,那邊老太太就拿著自己的戶口本和身份證帶方立安去銀行開戶去了,把之前方啟東攢在她這裏的工資全都轉到了方立安的戶頭上。

老太太也不是說只疼孫女不疼兒子,只是現實是,她兒子如今才二十八歲,年紀輕輕,一表人才,遲早要再婚的。等他結了婚,生了孩子,肯定不能再全心全意為小孫女打算的。所以她只能趁著他還沒找到二婚對象之前,能摟多少是多少吧……

打定主意之後,方老太太便開始托街坊鄰居、親戚朋友幫她留意下身邊有沒有想買房子的,她家兩套房子都要賣了。

方啟東的大伯得了消息,當天就跟方啟東的大伯娘一起趕了過來,擔心侄兒家裏出了什麽事,不然好好的賣房子做什麽?

等方老太太解釋完了,這才知道,弟媳婦這是要帶著侄孫女去隨軍,可是隨軍也不用賣房子啊?房子這樣的不動產,賣掉變成現金之後,花著花著就花沒了,哪裏還能傳到子孫後代手裏。尤其是她家小囡囡這個情況,不給弄兩套房子,以後等長輩們都不在了,經濟來源都是個問題。

方大伯和大伯娘說的其實都是掏心掏肺的話,看得出來是真心為方小囡囡考慮的,只是方老太太也有自己的打算,等她把她的想法跟方大伯、大伯娘講一遍,兩人俱是嘆了口氣,不再反對,但也不能舉雙手贊同,覺得在大城市生活說的容易做起來難,但大家都是為了孩子,想法不同而已。既然弟妹已經決定了,那他們幫忙找買家就是了。

其實早些年,因為方啟東奶奶重男輕女的事情,方大伯家跟方老二家一度斷了來往。尤其是方大伯娘,心跟泡在苦水裏一樣,只不過因為生了個女兒,婆婆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對老二家和對自家簡直一個天一個地。所以拉著方大伯不跟老二家來往,眼不見為凈,逢年過節給幾百塊錢孝敬就完了,別的想都別想。

方啟東他奶也無所謂,你沒給我生個孫子,你就是給我金山銀山我都不待見你。時間一久,兩家關系越來越淡。

直到方老二車禍去世,方啟東他奶也跟著走了,方大伯家才跟方老二家和好如初。人死如燈滅,往日裏即便有再多不好的地方,人一走就都不計較了,記得的全是好了。更何況老二家只剩下孤兒寡母,他們做伯伯伯娘的自然得多照顧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