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模範(第3/4頁)

李承鈞祝賀,自然由李承璟出面應承:“二弟有心了。”

他們兩人雖然稱呼著兄弟,可是口氣都是謹慎疏離的,沒有絲毫兄弟的親近。想來也是,二皇子出生的時候李承璟已經失蹤,二皇子根本沒見過這個哥哥,更無從談起兄弟情義。而對於李承璟來說,他滿五歲冊封太子那年楊皇後懷孕,等六歲輾轉回到程家時,剛好聽說宮裏新誕下一個嫡出皇子,正是李承鈞。他本來就險些葬身於楊家之手,不得不放棄身份、頂著他人的名義生存,可是一回京卻得知,楊皇後生下了一個皇子。

楊家取代他之心,昭然若揭。

指望李承璟和二皇子手足情深,實在是為難。

李承璟和二皇子的位置非常微妙,他們兩人都是嫡出,生母卻分別是前後兩代皇後,中間還摻雜了上一輩的恩怨和利益。本來,李承鈞是眾望所歸的太子人選,李承鈞數年來也以此自居,但是李承璟的出現,無疑將這一切都打碎了。

只要李承璟不死,這個太子,就不會換人。

他們兩人一說話,其他人都不敢開口,宮殿裏頓時安靜下來。李承鈞溫和地笑著,說:“皇兄大婚是全天下的喜事,我朝社稷有望,臣喜不自禁,特意為兄長設了一道小宴,還望皇兄務必賞臉。”

另兩位公主和程瑜瑾都沒有說話,但眼睛俱悄悄在這兩人身上移來移去。兩位嫡皇子之間的較量,誰都不敢摻和,但是又提著心觀戰。兩個公主都想知道,她們這位新出現的太子兄長會如何應對?

二皇子主動邀約,李承璟若是推辭,倒像是害怕一樣。程瑜瑾察覺到李承璟的態度變化,適時開口,表現出一個賢惠大度的太子妃形象:“殿下和二皇子手足情深,這是社稷之福。既然殿下和二皇子有約,妾身不方便打擾,便先行告退。”

程瑜瑾這話說的非常貼心,完全是長嫂口吻,然而仔細聽立場處處都是東宮。二皇子聽到,拱手對程瑜瑾行禮:“謝太子妃。太子妃和皇兄才剛剛成婚,臣今日便占了皇兄的時間,倒是臣弟對不住太子妃了。”

“二皇子這是說什麽話。”程瑜瑾笑著說,“殿下的喜好便是我的喜好,你們兄弟團聚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怎麽會有異議。”

李承鈞忍不住擡頭看這位年輕的嫂子。程瑜瑾和他差不多大,當初李承鈞聽說他那位憑空冒出來的太子哥哥娶了曾經的侄女後,李承鈞先是匪夷所思,隨後心中鄙夷,覺得這位長兄臥薪嘗膽十四年,實際長進並沒有多大。正妃這樣緊要的位置,他就這樣浪費了。

可是現在,李承鈞有點明白李承璟為什麽娶她了。如果是這樣一位美人,李承鈞也願意背負罵名、不顧輩分娶她。何況現在看起來,這位美人並沒有把全身的屬性點都加在長相上,她的談吐和進退都很不錯。

李承鈞的邀約是必然要去的,李承璟先前沒說話,是不放心程瑜瑾一個人。既然程瑜瑾主動給台階,李承璟不再推辭,他朝外面掃了一眼,說:“有勞二弟。不過太子妃剛剛進宮,路還不太熟,孤先送她回宮,之後自去赴宴。”

李承鈞愣了一下,另兩位公主也面有意外,程瑜瑾說:“殿下,不必這樣麻煩。”

“你的事情更重要。”李承璟口氣平淡,但意味十分堅定,“我送你回去。”

程瑜瑾也怔了一下,沒想到李承璟在這麽多人面前,能毫不避諱地說出“你的事情更重要”這等話。

李承鈞有點看不下去了,莫非現在當太子要求已經這麽嚴格了嗎?不光要勤勉自律,禮賢下士,還要和妻子相敬如賓,家庭和睦,務必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面發展,從各個方面都成為天下士大夫的表率?

李承鈞原來還覺得不急,現在忍不住想,是不是,他也要趕快娶一門王妃了?

程瑜瑾就在眾人各異的目光中離開,李承璟果然如他所說,親自把她送回慈慶宮,自己換了身常服,就又出門了。

李承璟走後,程瑜瑾悄悄松了口氣,大殿裏其他伺候的人也是如此。突然從叔侄變成了夫妻,李承璟也從她的九叔變成了太子,程瑜瑾有點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

太子不在,眾人都輕松許多。程瑜瑾讓丫鬟將她的發冠取下,褪去一身華服,終於好好歇一歇。杜若進來,低聲問:“太子妃,午膳已經備好了,您要用膳嗎?”

如今李承璟出去赴宴,只剩下程瑜瑾一個人用午飯。程瑜瑾昨天被繁瑣禮節折騰了一天,夜裏因為李承璟,也沒比白天少折騰。今天又起了個大早,程瑜瑾精神已經很疲乏,只想趕緊回床上補覺,便點點頭,說:“傳膳吧。”

杜若應諾。一個人用膳也清凈,宮人們全都順著程瑜瑾的喜好伺候,程瑜瑾只吃了七成飽,就放下碗筷,回內殿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