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模範

建武八年,山洪沖垮清玄觀,年僅五歲的皇太子意外走失了。楊太後當然知道並不是走失,更不是所謂意外。可是人消失了就好,沒了“太子”這兩個字日日在耳邊折磨,楊太後舒心許多,連笑容也變多了。

她放心地將後宮交到侄女手中,然後等著侄女懷孕,生子,生下一個帶著楊家血脈的皇子。

當宮人來報喜,說皇後娘娘生下一個皇子的時候,楊太後和楊甫成就已經確定,無論這個孩子聰明還是愚蠢,貪玩還是上進,他都會是下一任皇帝。好在二皇子比他們預料的還要出息些,這簡直是意外之喜,慢慢的,連朝臣也默認了二皇子的地位。

楊太後本來覺得,他們所缺不過一個名銜罷了。前朝後宮都無阻礙,二皇子本人也拿得出手,所謂立太子,無非找個吉利的日子就能辦。

只不過,他們多少要顧忌皇帝的心情。

楊太後覺得自己對皇帝有恩,皇帝理應回報他們楊家。皇帝是楊太後一手扶持著登上帝位,他九五之尊的榮耀,這些年一呼百應的好日子,都是楊太後一手賜予。楊家對皇帝恩同再造,不然以李桓那低微的出身、平庸的資質,憑什麽坐這把龍椅?

楊太後覺得這一切都是楊家應得的,只不過皇帝畢竟不是她親生,天下之主的面子多少要給,所以楊太後並沒有過分逼迫皇帝。楊太後原來覺得不急,反正皇帝就這一個選擇,除了二皇子,他還能將皇位傳給誰?沒必要為了囊中之物,和皇帝撕破臉,所以這些年皇帝遲遲不提立太子,楊太後就一直等著。

楊太後先前還覺得,皇帝興許是想磨礪二皇子的心性,畢竟太順風順水對一個君王來說不是好事,所以皇帝才遲遲不肯把儲君的位置給二皇子。想來楊皇後和二皇子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二皇子讀書更加用功,楊皇後對兒子也更加勉勵。

楊家自以為已經和皇帝達成共識,於是在他們默認的“心照不宣”中拖了一年又一年。誰能想到,皇帝遲遲不肯放話,並不是為了等二皇子成長,而是另有中意的繼承人。

那個走失的,十四年不曾露面的皇長子,幾乎已經被人遺忘的太子李承璟,還活著。

楊太後打量著眼前已經長得十分高大,完全看不出幼時影子的青年男子,嘴邊冷冷扯了扯。呵,並不是十四年不曾露面,而是他一直都在!她和甫成認為早就死了的孩子,其實這些年一直生活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還當著他們所有人的面高中進士,入仕做官,堂而皇之地在楊家和楊甫成眼前晃。

這簡直是當著全天下的面在楊家臉上扇了個響亮的巴掌。可笑楊家還不緊不慢等著皇帝冊立二皇子,殊不知,這對父子聯手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程瑜瑾按贊禮女官的指示行禮後,良久不見太後反應。程瑜瑾眉尖輕輕動了動,察覺到楊太後的目光深深鎖著下面,正落在李承璟身上。

程瑜瑾了然,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尤其是一個你以為已經死了的仇人。楊太後此刻的心情程瑜瑾大概能想象到,可是李承璟,又談何好受呢?

被剝奪身份,被迫隱姓埋名,用另一個人的身份活了十四年,他又憑什麽忍受這些災難?楊太後視李承璟為眼中釘,李承璟看楊太後和楊甫成,又何嘗不是如此。

楊太後許久都沒說話,雖然沒有口出惡言,可是誰能看不懂這背後的意思。宮殿中的氣氛都漸漸不對了,宮人們屏氣斂聲,低頭不敢多看一眼,多聽一句。

李承璟十分沉得住氣,楊太後不說話,他也不主動打破冷場。程瑜瑾和李承璟都是表面功夫極好的人,他們倆的行禮姿勢一點不亂,始終遊刃有余,禮貌得體。反而是楊太後故意晾著晚輩,還被兩個孫兒輩比下去,有些不上台面。

楊太後最終淡淡開口:“你們有心了。起吧。”

李承璟和程瑜瑾不緊不慢地欠身行禮,才慢慢站直,沒有露出一點焦急不滿之態。這回就連楊太後的嬤嬤看到,都忍不住在心裏嘆氣。

太子內斂深致,太子妃美麗端方,世人所期盼的明主模樣這兩人身上都有,就連她們這些楊家自己人看到,都覺得無懈可擊,完美之至。這樣一來,還有什麽理由廢太子?

直到東宮夫婦二人離開,楊太後臉色都是冰冷的。嬤嬤扶著楊太後回內殿,小心伺候著太後換下衣冠,試探道:“太後娘娘,您如今要什麽有什麽,再沒有什麽事不順心,還憂愁什麽呢?別和您自個兒的身體過不去。”

楊太後冷笑一聲,說:“哀家原本也覺得諸事順遂,等二皇子立了儲,哀家便再無遺憾。誰能知道,那位不聲不響,竟然憑空變出來一個長子呢。他和皇後做了這麽多年夫妻,竟然能滴水不漏地瞞這麽久。呵,原來是哀家小瞧了我們這位聖上。”